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1-01-20Text: Yoko Cheung

【Signal轉會潮】WhatsApp定Signal?轉定唔轉?怎樣選擇、使用通訊軟件保私隱?

轉會?不轉會?

 

  不過通訊軟件的使用始終是個人的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與考慮因素。有些人認為既然選擇使用電腦與手機,就不會有絕對的私隱;單單使用最基本的Google服務如電郵、搜尋引擎等,所有內容都有機會被紀錄,然後就有機會落在廣告客戶手中,從踏入數碼世界一刻,彷彿就要放棄私隱,用哪一個通訊軟件都存在隱憂;有些人呢,就算資料本身沒甚麼秘密,就是覺得沒必要跟你分享,或不忿在沒有被通知的情況,或被「霸權」式奪取。

 

  回顧是次「轉會」風波,觸發點在於「私隱」二字,用戶怎樣衡量自己的私隱價值最直接影響「轉會」決定。例如有些人的電話號碼連結很多銀行帳號,對私隱保護的要求較高;而有些人只用電話作與家人聯絡,認為對話內容的重要性較低,願意以便利換取私隱度;有些人根本從不用Facebook等社交媒體,他們會覺得就算WhatsApp分享其資料予Facebook理論上影響不大;在衡量自身私隱價值時,不妨思考一下:自己有甚麼/多少價值值得被竊取?對話內容有甚麼值得被竊取?黑客能從我的資料中可獲得甚麼利益?提出被竊取資料的單位是誰?服務供應商的操守等等。

 

  此外,建立與維持社交關係也是大家關心的。通訊軟件最大功能不外乎與人溝通聯絡,若自己單方面「轉會」,打開新使用軟件卻發現沒有聯絡人或朋友使用,為了日常溝通,最後也只得被迫回歸到原來的軟件。相比起「閂埋眼都識用」的WhatsApp,Signal僅在這幾年進入大眾眼內,即使功能、介面與WhatsApp相近,但始終是兩個不同的軟件,新手需時間重新模索,對於銀髮族而言難度可能更高,到底有沒有時間與能力(或心力)重新學習使用一個軟件?不同年齡、背景的使用者或有差異。Signal突然爆紅,用戶量大增,近日曾一度「死機」超過十多小時,其穩定性仍需觀望。如果用家或企業用戶追求一個穩定性高的軟件,WhatsApp仍有其優勢,可以再觀望其使用情況。

 

(iStock)

 

  WhatsApp用戶紛紛轉會開設Signal帳號,然而是否真的能狠心刪除WhatsApp?人人答案不一,畢竟WhatsApp仍是主流,在生活和工作方面仍佔有重要位置。Signal 營運人Brain Acton亦承認Signal不會完全取代WhatsApp,兩者目的不同,相反用戶會同時使用兩個軟件,依據對象和用途而作出分流。的確,不同軟件有其特性,即使是整體安全性被Signal取代的Telegram,在使用上都有比Signal優勝及安全之處,而WhatsApp相信仍是職場中溝通的主流模式;用戶依照自己需要在不同情況選用不同軟件是未來趨勢。當選擇私隱度,就要考慮隨之而來要付出的成本,如便利性大大降低,因需不時切換軟件,轉發不同軟件間的對話、文件、影像的程序將較複雜;而同時運行多個通訊軟件亦會增加電話負荷,加速耗電量和數據流量等。

 

  網絡世界日新月異,軟件不斷推陳出新,正如前文所說,沒有軟件是絕對安全,與其將保護私隱的責任推卸給軟件營運商,不如做好自己才能真正有效地保障私隱。任何時候,即使有多相信通訊軟件的安全性,從透露出敏感個人資料的瞬間,軟件就變得不安全,因此用戶在使用通訊軟件時要有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分享敏感資料;同樣地,若收到含敏感資訊的訊息亦應小心,別隨便回覆或點入來源不明的連結。再者,無論手機或電腦都需裝上防毒軟件,提升電子器材的安全。如需使用高風險軟件,或者傳送一些含敏感資料的內容,都應分開處理,如將軟件安裝在不同裝置,或者以多個渠道將訊息分開傳送。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更多創科Hot Talk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Signal #WhatsApp #Telegram #通訊軟件 #溝通 #聯絡 #安全 #私隱 #點對點加密技術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回顧24 展望25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