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4Text: Yoko CheungPhoto: Alex、受訪者提供
【笑看人生】笑彈是良藥!棟篤笑表演者:疫境下Do the Next Right Thing!
想笑就笑,何必左思右想?
「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棟篤笑最好的題材,必然是來自生活。「香港觀眾較喜歡聽上班的內容,可能大家都有很大怨氣;例如老闆講完不認數、好縮骨但又扮大方,大家聽完很有共鳴;而去到某個年紀,又會喜歡聽童趣的內容。」她馬上扮聲,開始演繹:
「我姪女的廣東話一般;有一次吃完西多士很開心,我教她說:『我剛剛吃了西多士』其實她不知自己說甚麼,只重複道:『我剛剛吃了西多士……』。待奶奶回家,她很興奮地奔向奶奶,說:『奶奶,我剛剛吃了……士(與「屎」同音)』
記者又不小心大笑起來。Mary隨口一個笑話,靠的不是臨時「爆肚」,而是每日的練習。「我會每一日都寫笑話、構思笑話,有時逛街都會邊行邊想;我會將做楝篤笑形容如一個運動員一樣,每日都要練習。」寫完笑話未夠,還要試笑話,Mary形容為「基本動作」:每月定期在觀眾面前表演,再根據他們的反應調整笑話,增加笑話的成功率。
無人笑,怎麼辦?Mary自覺沒有人笑是正常,笑才是額外得著!「無論像我這些經驗淺的表演者,還是很有名氣的人,做棟篤笑無人笑都是必然的情況;無論笑話本身有多好笑,若你的觀眾剛好不知道這件事,或者不喜歡你說的事,他就不會笑。」而在香港,不笑更是一種文化:「我們小時候是『槍打出頭鳥』,在笑之前,總是想很多:沒有人笑我應不應該笑?我笑點是否很低……我見過有些人明明笑得很開心,但掩著嘴,不敢放聲大笑,他笑到好像想嘔般;我說,其實你不用掩著嘴,你可以放聲笑出來。」看穿笑聲背後的迷思,在摸索棟篤笑的路上,她不再如以前做記者般「執著」,單純抱著好玩、輕鬆的心態就去試。「嘗試兩至三年,做不到就去賣麵包!」
Mary除了舉辦自己的棟篤笑表演,還會教小朋友棟篤笑,自小培養他們的喜劇精神。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