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Text: Amber YiuPhoto: Daren Cheng
【成興泰米行】回到「糴米」年代!76歲老闆德叔:做到不能踏單車送貨為止!
48個寒暑由太子爺到一腳踢
雨後的中午,走進石硤尾邨的成興泰米行,老舖氣味混雜淡淡的米香。四百呎的店舖保持著六、七十年代的裝潢,門口的鳳凰牌單車、比你和我還要老的米桶、色彩鮮明的米牌、亂中有序的糧油雜貨,統統都是歲月的痕跡。
「德叔,有記者搵你!」德嫂大聲喊道。隨即,正在店後躺在椅上休息的德叔走出來跟編者打招呼。街坊小店就是如此平易近人,如此的沒有架子!
成興泰米行老闆王德鑑,人稱德叔,接手米行已經48個寒暑,可說是見證行業的興盛與式微。現年76歲的他說話鏗鏘有力,一身鋼條身形,非常健壯。這身形,是歲月煉就出來的。
「以前好風光的,一間米舖起碼都有一個先生(負責管數)、兩個送貨、一個溝米、一個門面,最少都有五六個人。」他說。
成興泰米行由德叔的父親創立,他在70年代開始接手打理,兩代人共做了60多年生意。在「米舖多過銀行」的年代,除了石硤尾店外,他們在九龍仔、青山道、大埔墟等都有店舖。德叔說自己以前算是「太子爺」,很多伙計替他打工,分工很仔細。
但隨著時代進步,糧食副產品出現,香港人的飲食模式改變,不再依賴米飯充飢,加上超市有真空包裝的米售賣,整個行業都在委縮;成興泰亦不例外,米行一間縮一間,最後只剩石硤尾邨這間舖。店舖規模減少,人手亦隨之縮減,現在只剩德叔和太太胼手胝足打理;德叔亦由當年坐擁四間分店的太子爺,搖身一變,成為一腳踢的「打雜」,身兼先生、溝米和送貨。
由當年的大規模米行,變成現在的家庭小店;由當年的太子爺,變成「打雜」;德叔總能淡然面對,因為米行對他而言不再是賺錢地方,他純粹想將最靚的米帶給一班饞嘴的街坊。
【你點睇?】2024年國際外交上,誰是最大贏家?誰是最大輸家?►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