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5Text: Yoko CheungPhoto: Daren Cheng
【在宅醫療】家才是最好的病房!社企醫生上門實現患者在家終老夢
在宅醫療不只醫護上門
在宅醫療最容易令人聯想至醫護上門,其實實情遠不止於此。上門診治只是其中一環,同時亦包括長期照顧和在家離世,讓人擁有在家中活到最後的權利。日本與台灣的在宅醫療已發展一段時間,但香港仍有很長的一段路。
「香港的長期照顧做得不差,與台灣日本差不多,但問題是斷了與醫護的聯繫。」在日本台灣的在宅醫療體系中,當照顧者發現家人有任何不適,可以聯絡社區醫護,安排上門探訪、視像診症,甚或送院。而當病人出院回家時,醫院醫生會與社區醫生交接,讓社區醫護人員更掌握病人病情;另一方面,當社區醫護發現病人有問題,也可以安排病人直接送入醫院病房而非急症室。整個體系中,照顧者與社區醫護、醫院醫護形成一個網絡,讓病人在家終老的醫療需要能得到更全面的照顧。
台灣余尚儒醫師所撰寫的《在宅醫療:從CURE到CARE》影響馮醫生很深,紀錄下台灣與日本發展在宅醫療的過程。
「家,才是最好的病房」
辛苦勞祿大半生,人生最理想的結局,是在熟悉的環境下,由所愛的人陪伴離開,這正是在宅醫療的核心。馮醫生處理過不少在家離世個案,大部分都是患癌長者,他們能在家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其實也是善終。但他最難忘的是一個新手媽媽在家離世個案。這位患者只有三十多歲,病歷上寫著:七八個月前分娩。馮醫生上門為死者簽發死亡證時,嬰兒仍在大廳的嬰兒床上睡覺,「當下心理震撼真的很大」。
命運雖然殘酷地將這對母子分開,但他們至少在生命最後的時光,能有多一點時間一同度過,也許這是最好的結局;這亦印證馮醫生的信念:
「家,才是最好的病房」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