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9-04-03

自願醫保四大謬誤

  姊妹們,上周開了一個頭,就是談到近期頭頭碰著黑的一隻股票港鐵(00066),本來今日想繼續談她的股價,為甚麼完全不受近年和近期的蝦碌事件影響,但自從本周一(1日)自願醫保推出之後,我的WhatsApp就滿是查詢自願醫保的問題。

 

 

 

  有趣的是,儘管政府和各大保險公司都已經鋪天蓋地宣傳自願醫保的消息,但我的姊妹中,仍對不少人對自願醫保有很多誤解,我綜合起來,發覺主要有四大謬誤。所以,今日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下次再續港鐵的未了緣。

 

  我認為,第一個最有趣的,就是「退稅」跟「扣稅」的謬誤。有些姊妹WhatsApp我說,原來買自願醫保可以有8,000元「退稅」,那不錯呢!

 

  我告訴她們,「退稅」跟「扣稅」是大不同呢!退稅8,000元是妳慳回8,000元稅款,但實情是,在妳的應課稅收入中,扣減8,000元不用交稅。即是說,以最高稅階的稅率17%計,實際慳稅只是1,360元。

 

  不過,妳不止可以替自己的醫保保費扣稅,還可以替自己配偶和子女,甚至父母,岳父岳母/老爺奶奶的醫保保費扣稅,人數沒有上限,所以,實際慳到的稅款可以是幾千元,甚至上萬元!

 

  第二個謬誤是「有投必保」。我在本欄也提過,政府最初的構思是,已有病歷的市民也可以買到醫保,但跟保險公司多番商討後,仍然未能達成共識(風險太高),所以,最後擱置了這個想法。

 

  因此,現在推出的自願醫保,絕對不是有投必保。保險公司會按正常程序核保投保人的申請。如果投保人有病歷,仍然有機會買不到,或者要加附加保費,又或者有不保事項才可以買。

 

  第三個謬誤是,不一定要買新的醫保才可享受扣稅,大部分已經買了醫保的朋友,保險公司都要有一次機會,在免核保的情況下,讓客人無條件轉換去獲認可,可扣稅的自願醫保產品(一些購買了最高端醫保產品的客人未必可以直接過渡,除非他們願意下調保障級別,因為政府就自願醫保的規管,只涉及最基本的醫療保障)。

 

  第四個謬誤是,只有實報實銷的住院及手術醫保才是政府心目中的自願醫保產品,其他住院現金、門診醫療,又或者危疾保,都不是可扣稅的醫保產品!

 

  希望釐清了上述幾個謬誤後,對大家決定是否購買,或轉移現有醫保至自願醫保產品有幫助。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夏日中暑高風險!即睇中暑迷思+預防措施!► 立即了解

更多女子愛財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自願醫保 #扣稅 #保險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