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預期急升溫 商品超級周期下的投資策略
上周全球股市震盪,科技股慘遭血洗,過往作為包尾大幡的舊經濟股卻異軍突起,元兇正是通脹預期升溫下,美國國債孳息率不斷上揚。在股債雙殺之下,獲得商品獲資金追捧,當中銅、鐵期貨皆創下多年以來的新高,究竟在此通脹預期下,過往的投資策略是否不再奏效?投資者又應如何應對未來市況?
隨著愈來愈多人接種疫苗,距離經濟重啟的日子愈來愈近,加上聯儲局去年一改以往作風,指將容忍通脹在正常水平維持一段時間,種種因素也令通脹預期升溫,美國十年期國債孳息率上周首度升至1.3厘的一年高位,令原本依靠低息推動的股市迎來震盪。過往表現強勁的科技股更是是次調整的「震央」,美國納斯達克指數高位至上周四(25日)跌7.3%,香港的恒生科技指數高位累計跌幅也達17.56%。
不過,舊經濟股比重較大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不跌反升,指數更在上周二(23日)起反彈,而背後支撐部分舊經濟的原因正是商品價格上升,尤其LME銅及DCE鐵礦價格由12月起便輾轉上升。
商品價格上漲非空穴來風,早前大行便紛紛唱好,指通脹預期令商品踏入超級周期,當中高盛便以供應赤字持續為由,將銅的目標價由美元上調至美元,即2011年時的水平。Saxo Markets高級市場分析師潘梓生強調,商品價格上升原因非實體需求增加,而是市場預期通脹升溫而令投資需求上升,但由於過往十年商品價格低迷,原材料生產商紛紛減產,因此未能大手「沽貨」平衡價格,以致商品價格高企。
Saxo Markets高級市場分析師潘梓生
他又指,現時情況有如2009年後美國推出量化寬鬆政策,當時市場擔心聯儲局「印錢」後會觸發通脹而炒高商品,石油便在2011年升至超過110美元一桶的水平,銅期貨更升至每噸10,190美元,直到2013至2014年,當發現實際需求不如預期時,商品便陷入低迷。
白銀跟隨金價上升
現時雖然已升至接近2011年以來的高位,但聯儲局擴大資產負債表的規模亦不可同日而語,再創新高並非全無可能,而且即使實體需求跟不上來,仍需一段時間驗證,他相信商品能在未來1-2年維持高水平。故此,今次股市的板塊輪動並非短時間維持,惟投資者仍需密切留意內地出入口、基建及用電量等數據,同時亦要留意PMI、PPI等衡量商品需求的指標。
多種商品當中,潘梓生認為白銀有追落後的潛力,首先是中國及美國皆大力發展新能源,而白銀作為製造太陽能板及電動車的重要原料,應可受惠;其次是商品市場同樣出現板塊輪換的現象,黃金及白銀自去年中率先跑出,直至年末後由大宗商品接力,當未來這些工業商品累積一定升幅後,落後的白銀便有再度跑出的可能,最後是金銀比仍在過往平均水平,在量寬政策之下,未來金價仍有上升可能,白銀理應會跟隨上揚。
至於股債部署上,東亞銀行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策略師李振豪表示,債息上升令投資債券的吸引力上升,令投資於股市的吸引力相對減少,而兩者回報的差距可反映在股市每股盈利(EPS)增長率及孳息率的差距之上。
東亞銀行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策略師李振豪
平衡組合新舊兼備
他指標普500指數的EPS增長率與美國十年期國債孳息率之差為1.66%,與2018年1.65%的過去五年低位只有一步之遙,可見投資股市的吸引力不高,他以模型計算美國十年期國債孳息率將達到1.8厘,高於1.5厘的現水平,故現時股市的跌幅仍未完全反映債息現況。
然而,李振豪表示不要對股市後市過於悲觀,因明年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為22倍,與今年32倍市盈率比較,即反映市場預期明年美股EPS增長率可高達45%。而值得留意是,明年帶領股市如此高速增長的並非新經濟股,而是舊經濟股,這也反映了為何市場出現板塊輪動。
面對如此市況,他建議投資者應平衡投資組合,新舊經濟兼備,「今次經濟衰退與以往不同的是,反彈速度極快,尤其在疫苗面世後,美國新增確診人數便由每天最多30萬人銳減至每天不足8萬人,可見只需等到第二季,勞工數字已見改善。屆時更會加快板塊輪動的速度。」
他又指,過去數年新經濟股顛覆市場,令舊經濟公司謀求轉型,所以現時不少新舊經濟股其實已共冶一爐,例如迪士尼便推出了Disneys+(DIS),擁有類似Netflix(NFLX)的串流業務,即使是如百勝中國(09987)旗下的食店,也可受惠於外帶食物的熱潮,故這類型半新半舊的企業應會較為吃香。
轉載自《iMONEY智富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