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二十四節氣清明節氣,此時氣溫上升、天氣溫暖且潮濕多雨,容易出現腸胃不適、皮膚過敏及濕困等問題,註冊中醫師原穎欣曾經接受訪問時分享生活保養貼士、化濕穴位、養生食材及湯水,幫助大家化濕清熱。

春天養生 │ 天氣溫暖潮濕易胃脹爆濕疹,中醫教按3大穴位 推薦17種食材及健脾八寶湯,助健脾袪濕

健康解「迷」

  踏入二十四節氣清明節氣,此時氣溫上升、天氣溫暖且潮濕多雨,容易出現腸胃不適、皮膚過敏及濕困等問題,註冊中醫師原穎欣曾經接受訪問時分享生活保養貼士、化濕穴位、養生食材及湯水,幫助大家化濕清熱。

 

二十四節氣清明|天氣漸趨多雨暖和  清明節氣易誘4大健康問題

 

  清明時節雨紛紛,是草木萌芽生長時期,此時天氣易多雨潮濕,加上温度與濕度升高,易誘以下4大健康問題:

 

清明節氣健康問題|1.腸胃不適

  多雨潮濕天氣,易影響腸胃消化,消化欠佳則易出現胃脹、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大便黏膩,甚或腹瀉。 

 

清明節氣健康問題|2.皮膚問題

  温度與濕度高,代表熱邪及濕邪更容易侵犯人體,引發各類皮炎紅疹。温度濕度變化劇烈, 容易引致濕疹發作, 春季膚問題:温度濕度變化劇烈, 容易引致濕疹發作, 梅雨季真菌較易滋長,亦是皮膚及氣管敏感元兇。 

 

清明節氣健康問題|3.煩燥易怒

  春季較容易情緒抑鬱,而氣温漸增,表示陽氣逐漸升發,火氣上升則易煩燥

 

清明節氣健康問題|4.濕重症候

  温度上升,潮濕多雨的回南天,容易出現一系列濕困表現,如疲倦乏力、嗜睡、水腫、頭重昏蒙

 

二十四節氣清明|清明節氣保養方法

 

  原醫師強調,清明節氣保養方面應可飲食及生活以下兩方面入手:

 

清明節氣保養貼士|1.飲食忌濕氣、火熱積聚

  避免生冷或黏膩食物,如魚生壽司、沙律、凍飲、糯米、糕點,有礙腸胃消化功能,導致濕氣積聚。
 

  減少辛辣、煎炸烤焗食物,以免過多火熱積聚。

 

清明節氣保養貼士|2.生活著重排濕升陽

  適量運動,有助排出體內多餘濕氣。

  多曬太陽,以提升體內陽氣,增強抵抗力。

  宜早起床不宜睡懶覺,有助陽氣升發, 改善精神狀態。

  避免長時間逗留在潮濕環境,如居所環境潮濕,可使用抽濕機。

 

二十四節氣清明|中醫拆解17大養生食材

 

  原醫師指出,春季宜辛甘發散,不宜酸收,此時可多食用辛甘温性、健脾祛濕及清肝降火食材:

 

清明節氣17大養生食材|1.辛甘温性食材

  稻米、棗、蔥、香菜、韮菜、南瓜等

 

清明節氣17大養生食材|2.健脾祛濕類食材

  薏米、赤小豆、茯苓、白扁豆、山藥等

 

清明節氣17大養生食材|3.清肝降火類

  綠豆、菊花、夏枯草、玫瑰花、決明子、枸杞子

 

二十四節氣清明|清明節氣3大養生穴位

  原醫師分享3大有助祛濕健脾、疏肝降肝火穴位:

 

清明節氣3大養生穴位|1.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吋

功效: 健脾胃,消滯化濕

 

清明節氣3大養生穴位|2.陰陵泉

位置:小腿內側,脛骨下方凹陷處

功效:祛濕健脾、改善水腫

 

清明節氣3大養生穴位|3.太衝

位置:腳背大拇指與第二趾之間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功效:疏肝解鬱、降肝火、緩解壓力

 

二十四節氣清明|健脾八寶湯/粥

 

  原醫師又推介一款健脾袪濕,清熱潤燥湯水,只要將其中湯品去掉肉類,加入白米 60克便可煮成養胃八寶粥,該食療適宜飲用,赤小豆、薏米等藥材性質偏寒涼,孕婦及體質虛寒者,建議先諮詢中醫師。

 

材料:薏米 30克、赤小豆  30克、扁豆 30克、腰果 30克、蓮子 20克、杞子 15克、鮮百合 100克、鮮淮山 200克、陳皮 1小片、瘦肉或排骨 300克、清水 約1.5公升。

做法:

1.乾貨藥材類提前清洗及浸泡2小時,陳皮浸泡15分鐘去掉白囊;

2.瘦肉或排骨洗淨,汆水;

3.鮮百合及鮮淮山洗淨,淮山去皮切件,鮮百合逐片撕開;

4.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煲1.5小時;

5.加少許鹽調味即可。

 

轉載自晴報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