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2/2015
但丁之舟 藝術感人的能力在於提醒
這幅也命名為「但丁與維吉爾在地獄」。
這是德拉克洛瓦的成名作,以後的發展使他在畫史上佔非常重要地位。在本欄曾介紹過他最為人熟悉的「自由領導人民」。這幅的取材仍是傳統神話,但已有別於之前40年控制法國畫壇的新古典主義的重歷史、神話,虛構故事的品味。
「但丁之舟」是描述意大利詩人但丁(1265-1321)的幻想旅遊人生的歸宿,天堂地獄煉獄。他的「神曲」(成於1306-1321),是他人生最後幾年創作的影響深遠的詩歌。十九世紀的知識界無人不識,今天恐怕只有文學系的學生會去研究。
畫家是根據神曲「地獄篇」第八歌,描寫第五圈的忿怒者。神曲有許多中譯本,以下抄錄的部分是朱維基按英譯本轉譯的,其中一段:
「我的導師上了小船,於是
叫我也跟他上去,等到我
在上面的時候,它才似乎載上了重量。
……
在我面前升起一個滿身泥污的人,
他說:「不到時候就來了的你是誰?」
我對他說:「我雖然來了,並不留下;
但是你是誰?怎麼竟這麼污穢?」
他回答:「你看到我是在哭泣的人。」
我便對他說:「可詛咒的幽靈,
你永遠和哭泣,和煩惱在一起吧!
雖然你全身都是泥污,我認得出你。」
他於是伸出兩手向著船舷。
我那謹慎的夫子就把他推開,
一面說:「去同其他的狗在一起吧!」
……
但丁的神曲很吸引人讀下去,若聽意大利文朗讀更有味道。
畫家嘗試將他讀詩的感受翻譯在畫布上。他大膽用色,構圖中心用垂直線,其他輔屬的造型放在橫面上。帶紅風帽的但丁站不穩,靠旁邊的羅馬時期的桂冠詩人維吉爾支持。維吉爾的穩重、冷靜,相對但丁的恐慌、怖慄、惘然及身體的失平穩;兩種對立因素合起來形成對立統一,往往是藝術品不可或缺的基本因素。但丁與維吉爾的狀態顯示出人與人之間不是孤立的,中間有種神秘聯繫,是互聯的。矛盾是可以介面的,可以通過中介的能量、關懷與容忍、矛盾可以走向統一。這點中國哲學早明白了。
往往,藝術感人的能力在於提醒,叫我們看到這種動力的存在,關懷與容忍的存在,矛盾走向統一,人生中許多場景可見到合二為一。
我曾多次向團友分享這幅畫帶來的聯想。
這幅畫在1822年沙龍首展時,有位後來成為政壇重要人物的Thiers,他寫道:「無其它一幅更能顯露一個未來偉大畫家的作品。」
德拉克洛瓦當年24歲。到他65歲逝世時,他已成為一代宗師。學畫的很少不通過他而行。
《說說心理話》情緒反覆無常點算?一句「唔緊要」已經很大安慰!社工分享如何扭轉負面想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