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5/2018
培育孩子的美學不是讀幾本世界名畫就完事,你要……
該如何培育小孩子的美學?不是讀一本世界名畫一百選就可以。
培育孩子美學,需要一個環境的氛圍,把孩子浸泡在整個藝術文化裏,在孩子的皮肉和筋骨逐漸成形之時,將養分醃製在內。對小孩而言,家和學校是他們最常待的地方,此處的美學最容易讓小孩吸收,就像溥儒,在既是家、又是學校的清宮裏待得多了,潛移默化,才能培育出非凡於塵世的美學。
在香港,要做到這點不容易,因為香港的華人社會在百年以來一直視美學為閒科。在凡事講求利益實用的社會,覺得美學只是錦上添花,在布置設計家居與學校之時,往往為了節省開支,寧可將美學捨卻,也不願純粹因為漂亮而多花一分錢,結果小孩在庸俗的環境長大,審美觀也自不然庸俗起來,世世代代相傳,形成了一個循環,結果整個社會為愈來愈庸俗的氛圍,付出了比那筆被節省的開支還大的代價。
正因為社會沒有美學,有心的父母更需要自己為小孩創造氛圍。如果你的子女不是就讀列提頓道的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也不是盤咸道的英皇書院,又與窩打老道瑪利諾修院無緣,家居和日常生活就是你唯一可花心思之處。
周末不妨多去畫廊和藝術館,但政府轄下場地的公眾展覽節目則要小心挑選。如有閒錢,去幾趟日本,但飲飲食食和購物,請只佔旅途中的一成時間,其餘都請流連美術館或看看名家建築。經年之後,就有所成。
可是,這又考起了父母的修養。如果父母還是鍾情吃喝,只喜歡追求口腹之慾,覺得人生辛苦,唯一最重要的就是吃頓好的慰勞自己,平時對美學毫無研究和興趣,就算你堅持帶小孩去幾多趟美術館,父母未出言離開,小孩見父母在畫作面前,寧可在手機重覆收看法國某小鎮的小貓小狗翻筋斗,也不願去細看眼前的奇珍藝品,小孩也會覺得乏然無味,嚷著離去。
但要記得,當美學豐富了小孩的時光,在他分清了美醜好惡後,你再也不必擔心你的小孩會在未來學壞。即使把手機交給小孩,放心,他不會花時間看大媽和別人吵架,或者去看俄羅斯的交通意外合集,而是欣賞像 YouTube Channel 一条之類的節目,因為他再也接受不到人生有一分鐘浪費在一絲無聊與醜惡裏。這樣的小孩,相信任何父母都喜歡:你寧可他偷偷暪著你,把時間和金錢,花在大會堂的交響樂團裏,還是晚上外出不告訴你去哪裏,但其實是流連在行人專用區,看大媽歌舞歡騰?
美學是投資,長線而且需要堅持。從來沒有芭蕾舞能一天學成,皇家音樂考試亦非只練一天就能應試。覺得讀一本精讀藝術書,以為就能擁有美學見識?這是短線投機,而且是永遠不可能有好結果的輸局。
【你點睇?】財政預算案展開公眾諮詢,學者倡問責官員減薪並削減公務員編制,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