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09/09/2021Text: Helena HauPhoto: Celia Li,Ash Tsoi

走進中環街市:穿梭於它的前世與今生,細味前人的故事與智慧,感受悠悠歲月的痕跡

 

從古典式的紅磚建築到現代化簡約的混凝土建築

中環街市見證香港歷過的百餘年風風雨雨

 

 

1896年的香港

鳴謝鄭寶鴻先生提供圖片

 

  中環街市與香港並存逾百年,曾是東南亞最大型的肉類市場,中間經歷多次更名、搬遷、重建,走過四代的歷程,見證香港過去的風風雨雨。

 

 

  中環街市的前身為廣州市場,建於1842年,那年亦是英軍佔領港島的第二年。後來,中環街市經歷兩次遷移,於1850年落成第二代,並由廣州市場更名為中環街市,那年有太平天國運動引發的一波逃難潮。第三代的中環街市比較完善,落成於1895年,採取了紅磚與大理石的外牆與結構,是一座塔狀屋頂的古典式建築,那時還是中環一次大規模的填海工程。

 

1915年,第三代中環街市

鳴謝鄭寶鴻先生提供圖片

1904年,第三代中環街市的景象

鳴謝鄭寶鴻先生提供圖片

 

  直至1939年,這座具愛德華時期氣息的古典建築被實用、簡約的現代風格設計所取代,重新出現大家眼前,成為第四代中環街市。卸下了原本的紅磚與大理石,換上了混凝土柱和樑結構,釋放了更多空間,高樓底的設計可容納二百多戶檔戶。充滿新式設計的中環街市,在當時被稱為最先進的街市。

 

1946-1947年的中環

鳴謝鄭寶鴻先生提供圖片

1948年的中環街市

鳴謝鄭寶鴻先生提供圖片

1989年的中環街市

鳴謝鄭寶鴻先生提供圖片

 

  隨後,經歷過日佔時期,被更名為「中央街市」長達52年,亦面臨過停止運作,擾攘多年才得以用新身份重現。中環街市雖不是甚麼神來之筆,前身亦只是一個平民街市,但她卻是陪著香港走過179年歷史所遺留的痕跡,經歷四代的轉變,帶著這個地方獨有的歷史與分水嶺,如今仍然能和我們一起步入時代的巨輪,實屬不易。

 

重開後的中環街多了很多生活店鋪,這件懷舊小店所販賣的懷舊玩具買少見少。

 

  有份參與項目的AGC Design建築師Vincent Ng曾在自己撰寫的書中以「一言難盡」去形容中環街市的活化項目。從剔除「勾地表」到有幸被選中擔任項目建築師,並邀請了日本建築師磯崎新一同合作,設計出「漂浮綠洲」(Urban Floating Oasis)的計劃去活化中環街市。「漂浮綠洲」簡單來說,就是基於原建築的精神,保留中環街市原本的外形、立面與結構設計,再在頂部添建簡潔的玻璃盒,以新舊兼容的概念建構更多的綠化與休憩用地,就像是為四周都是高樓的中環,建立一處可呼吸的綠洲。若用Vincent的話來說就是「不為地標而建,而是在二十一世紀延展就建築的深髓,讓新與舊展開一段溫柔的對話。」只可惜天意弄人,計劃在政府、市建局、城規局的輾轉反側中,胎死腹中。

 

漂浮綠洲設計圖

 

  中環街市最終以保留原樣的基礎活化而成,這座橫向式的建築或許與現在滿是高樓大廈的中環有些格格不入,但中環又何須再多一座標奇立異的建築物,劃破城市的天際線呢?

 

【你點睇?】政府擬立法規定所有的士須於車內安裝攝錄設備,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

Festive Cheer is in the air

You May Also Like
#中環街市 #中環 #活化建築 #中環街市活化 #逾百年歷史 #三級建築物 #歷史 #Art & Culture #Artcation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