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8/2023
從盂蘭盛會及神功戲說起,粵曲的歷史發展及保育
時值農曆七月,盂蘭盛會跟神功戲棚重臨香港多區,算是疫情放緩、疫後復常的象徵,算不算得上是「夜經濟」還請專家分析,但見街坊鄰里聚首一堂,又是一番熱鬧的孝義景象。
香港這些神功戲源自嶺南,與珠江三角洲地區一脈相承,標誌神誕、太平清醮及廟宇開光等,由地方團體如民間不同籍貫省會籌辦的節慶娛樂,「神功」意指敬奉神明的功德,透過戲棚這種臨時搭建的建築,延續民俗儀式,成為市區與鄉村歷史的一部分。
戲班會在新搭建戲台進行「祭白虎」(又稱《破台》、《跳財神》或《打貓》)的儀式,以祈求演出一切順利,而戲碼早年曾演木偶戲,其後改演粵劇,並沿用至今,表演《六國大封相》及《天姬送子》等例戲,各具歷史,也有正本戲(又稱全本戲,即故事完整的長劇)——種種細節加起來,粵劇神功戲這項表演藝術早被納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
再說粵劇,它發展出精緻講究的粵曲,過去一度是大眾熱愛的重要娛樂,近年熱潮憑藉戲曲中心、八和會館與老戲班演出等乘勢再起,才不至於式微,但追溯粵曲前身清唱式「大八音」,到逐漸結合嶺南地區的大調、小調、粵調、龍舟歌、木魚歌和南音,演變成民初後「女伶」開始出現的現代粵曲,其特色是採納廣州方言,改假嗓為真嗓,將之劃分為大喉、平喉、子喉三種唱腔,並強調「唱做唸打」的表演藝術——「唱」是戲曲歌唱、「做」指架式做手步法、「唸」代表唸讀劇本對白、「打」則是武打動作。
大批名伶應運而生,造就了粵曲的全盛時期,跟粵劇互相借鑑改進,在1930至1940年代非常流行,搬上大型舞台表演,亦孕育了後來的粵劇電影。有興趣的話,可找魯金《粵曲歌壇話滄桑》與粵劇研究專家岳清《花月總留痕》兩書看看,無論歷史資料、曲譜創作以至演藝名伶佚事,趣味與知識兼備。
附文刊登的這批家藏粵曲原版黑膠唱片,各自表述多位名伶不一樣的曲藝,如徐柳仙、小明星、紅線女、冼劍麗、任白、鳳凰女、麥炳榮等,也記載「幕後創作人」如著名劇作家唐滌生與撰曲者吳一嘯的藝術,後者是名伶小明星知音王心帆的知交,先慈年輕時曾隨其操曲,她更曾與一班名伶的家傭熟稔,聽過不少曲壇佚事,包括五、六十年代,粵劇界不少人寓居灣仔區,若把這些事蹟湊合起來,梳理出一個清晰脈絡,還原歷史,添加新創作元素,香江歲月也就不只滄海一栗,粵曲也可繼續展現新一代活力。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 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