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12/05/2017

《沉默之後》為背負污名的弱者發聲

  日本文豪遠藤周作的名著《沉默》,因拍成電影而引起廣泛關注。台灣一位作家對這小說的背景進行了歷史與地理的追踪探索,而寫成一本叫《沉默之後》的書,副題是:「為甚麼有人會這麼殘酷、好人要受苦?帶你重啟幕府鎖國下的勇氣與救贖」。

 

  作者許書寧是一個愛畫畫、愛攝影、愛做夢的年輕天主教徒,現居日本大阪,從事文圖創作與翻譯工作。她寫的《沉默之後》,內容是探討日本「禁教」的歷史和社會樣貌,帶領讀者去親身目擊小說人物的的最後人生階段是怎樣度過的?他們的遺骨埋葬在哪兒?

 

  她帶讀者去看了隱藏在日本佛寺的基督徒遺跡、遠藤周作文學博物館、虐殺基督徒的雲仙地獄,東京一條叫切支丹的路,這條路因為搶救費雷拉行動而留名。

 

  作者親訪《沉默》這個故事發生的地點長崎,觀看關於殉道者與棄教者的各種場所與遺跡,思索深刻的信仰問題──迴盪在她心中、也曾折磨遠藤周作那個沉痛的問題:「天主為甚麼對這苦難沉默?」

 

  15至17世紀大航海時代,西方船艦出現在東方海上,中國、朝鮮、日本等國政府面對極大壓力,各國不約而同以「海禁鎖國」因應這巨大的挑戰。

 

  日本德川幕府更驅逐外國傳教士,當時基督徒若不棄教,便是酷刑致死,所有基督徒都在這段屈辱的歷史中沉默了。

 

  日本作家遠藤周作寫作《沉默》,他的感觸從一幅「踏繪」開始。

 

  踏繪,就是官府命令基督徒踩踏繪有十字架或耶穌聖母的畫像。以這種褻瀆神像的方式來表示信徒的棄教。

 

  禁教之後,有外國傳教士和日本本國基督徒被害,最為知名的就是長崎二十六聖人,當中竟然有三個是小孩子。他們慷慨就義處,現在有壯觀的紀念碑。

 

  1614年1月24日,德川家康頒布「禁教令」,正式禁止傳佈「邪宗」基督信仰,並下令驅逐所有外國傳教士以及有影響力的基督徒,不准他們踏上日本的土地。當時,一群外國傳教士懷抱著殉道的決心,選擇留下。他們分別是二十七位耶穌會士、七位方濟會士、七位道明會士、一位奧斯汀會士、以及五位教區神父。這群人白天隱藏在信眾家中,晚上則偽裝成農民,暗中走訪各家,施行聖事,照顧無依無靠者。

 

  《沉默》書中的耶穌會教士克里斯多·費雷拉(Cristóvão Ferreira),正是偷偷留下的外國傳教士之一。

 

  日本禁教之初,只有棄教者被要求「踏繪」,好證實其棄教的決心;後來則漸漸演變為全民例行公事。每年正月,所有百姓均須前往地方單位,輪流「踏繪」,以證實自己不屬邪宗的清白身分。

 

  殘酷的制度在鎖國時期的日本持續了200多年,這種事情傳到歐洲。文學名著《格列佛遊記》就曾經描述,當格列佛遭遇船難漂流至日本時,懇求皇帝讓他免受那個「踩踏十字架」的儀式。

 

  遠藤周作在長崎邂逅了一幅鑲在木框內的銅板「踏繪」,被留在上面的黑色足跡深深吸引。奇怪的是,他覺得自己「和這些懦弱的傢伙很像」。遠藤周作閱讀了大量相關書籍。涉獵越深,愈令他對所有記錄有關情事的書籍感到不滿。因為,被記錄成文字而留下的,只有自始至終秉持信念的模範殉道者;而那些被迫踩上踏繪、從此背負「背叛者」污名的弱者,卻像從未活過一般,被掩沒在歷史的灰燼中。他們不僅在信仰史上無影無蹤,也被日本的官方歷史棄之如敝屣,絕口不提。

 

  極為匱乏的史料與斷簡殘篇,反而刺激了小說家遠藤周作的想像力。他選出四位被歷史拋棄的棄教者,繼續深入研究。其中兩名是踩了踏繪的司鐸,來自葡萄牙與意大利的耶穌會傳教士:克里斯多·費雷拉與若瑟·佳蘭(Giuseppe Chiara),他二人就是日後被遠藤周作寫入《沉默》書中的費雷拉與洛特里哥。

 

  公元1858年,江戶幕府與美國簽訂了「日美修好通商條約」,結束了長達200多年的日本鎖國政策,迫害教會的政策也在表面上告一段落。1865年法國巴黎外方傳教士在長崎南山手區建築了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大浦天主堂」。距天主堂不遠處,有一座老洋房,是初期外人居住的房舍,現名「十六番館」,成了陳列展示長崎物產、有關基督徒以及與外僑貿易的紀念館。

 

  遠藤周作第一次去長崎,他41歲,在這裏他發現了一個銅板的「踏繪」。其後,他從一位陌生訪客那裏,得到了一個紙版的「踏繪」,這幅「踏繪」的基督臉上,還留著踩踏者腳底黑色痕跡,讓他深切感受到踩踏者內心難以名狀的痛苦。他開始關心那一批「踏繪者」。那一批人是「既無勇氣殉道,又無法真正捨棄信仰的『軟弱者』。這一批人既受迫害者鄙視,又終身背負著自己軟弱的遺憾。遠藤提出了他的三個疑問:倘若我自己生活在同一時代,是否會伸出腳來去踩?當時會有甚麼樣的心情?這一群都是些甚麼樣的人?遠藤說他逐漸意識到,唯有藉著文學的力量,才能喚醒那些被政治與歷史因素埋沒在沉默灰燼中的弱者們,讓他們有機會重新活起來,站立、行走,並發出足以被聽見的聲音。」

 

  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我們都必須面對人生不停地在生命各種領域中提出的考驗和挑戰。踩踏基督的面容是信徒對自己信仰的背叛,在我們的人生各階段也常要決定對自己的信念踩或不踩。我們流血捨命的機會不多,但堅持或背叛信念的考驗卻常會碰到。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沉默之後:為什麼有人會這麼殘酷、好人要受苦?帶你重啟幕府鎖國下的勇氣與救贖》

作者:許書寧

由星火文化出版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心理急救II:幾個徵兆辨認身邊人需要心理支援!點樣對情緒進行急救、自我照顧?專家分享穩定情緒小練習► 即睇

Festive Cheer is in the air

You May Also Like
#沉默之後:為什麼有人會這麼殘酷、好人要受苦?帶你重啟幕府鎖國下的勇氣與救贖 #文學 #Reading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