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01-15

為生命添些色彩

撰文:鴻爪

 

  彼得林治 (Peter Lynch),是美國近代一位極出色的基金經理,他管理的麥哲倫基金年年跑贏大市,為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但他選擇在盛年退休,將時間用來陪伴家人及回饋社會,寧願多做義務工作,也不肯再去賺更多金錢,以免臨終時後悔自己將太多的時間放在金錢和工作上。

 

  他是美國人,應該沒有讀過《紅樓夢》,理應未聽過「好了歌」中的「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但他明白到人生在世,除了賺錢,尚有很多對社會有益的事可做。

 

  Dr. David Schreiber是一位精神科醫生,在他的書中《Anti Cancer, A New Way of Life》說他曾遇過一位年輕的末期癌症病人,該病人很害怕死亡,向他傾訴心中的恐懼,因為他一生甚麼都沒有做過,只是胡混地過活,現在就快死亡,他很後悔糟蹋了自己的生命。Dr. Schreiber勸他趁現在尚能活動自如,找點有益社會的事做做,該青年便替附近的教堂修理好損壞了的冷氣系統,隨後便死去,臨終前,對Dr. Schreiber說:「多謝你拯救了我的生命。」

 

  司徒華先生是我尊敬的人,他於2011 年初因肺癌而離世,他與孫中山先生有很多相同之處,其一就是將生命貢獻了給中華民族,孫先生一生為革命奔波,致積勞成疾,英年早逝﹝五十九歲歿﹞,司徒華先生同樣為中國及香港的民主獻身,他們兩人心中所繫的是國家及民族的安危,絕不會將個人榮辱放在首位,故此,我相信死亡對他們來說,不會是甚麼大不了的事。另一共通點,就是他們兩人都是基督徒,但他們都身體力行,役於人民,不是只會口中唸唸有詞,閉上眼睛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父的名為聖……阿門。」而對身邊發生的不公不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人。

 

  十年前我曾在防癆會做過義工,社會福利署發了一本「義工手冊」給我,作為義工記錄,每次做完義工,防癆會的職員會在手冊上簽署作實,然後每年呈交社會福利署核實,做滿一定時數,社署會頒發獎狀,我亦曾獲前特首夫人董太頒發獎狀。記得某天我在一個大型國際醫學會議上做義工,碰見一位相識的醫管局醫生,他問我在這裏做甚麼,我說做義工,他不信,再追問:「你真的在這裏做義工?」我笑而不語,不是做義工,難道做醫生乎?

 

  我們在世上的日子,與永恆的宇宙相比,不過是一瞬間的光陰,但若能在這短短的一刻,做點有益人類的事,為生命添些色彩,總是好的。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垃圾徵費暫緩,未來將繼續推廣回收及減廢,你認為幾時先係垃圾徵費嘅時機?► 立即投票

更多抗癌兵團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