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04-07

花宴,武則天的憾事


  春暖花開,正是賞花和吃花宴的大好時光。記得在前兩年,台灣的不少餐廳,紛紛以時令的鮮花,烹調出菜餚來作招徠,最多的自然是在台北陽明山盛開的櫻花,諸如櫻花拉麵、櫻花玉子蒸、櫻花漬、櫻花烤魚以及各式各樣的櫻花醬汁做出的菜式,紛紛出爐。
 
  在香港,櫻花雖然不見,但也以溫室栽培的花來做花宴的菜式,比如鬱金香香草桂花魚、玫瑰花君度蜜汁炒和牛、金盞茉莉花菊花野生菌炒帶子、茉莉桂花杞子豬腳凍等。雖然花不是時令,但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裏,也受到一定的歡迎。
 
  今年,一場發生在日本的世紀大災難,令賞花和吃花宴的活動也跟著減少了。每年,日本的櫻花季是旅遊最旺的時節,如今,不但櫻花無人賞,連櫻花漬、櫻花茶,甚至和牛也乏人問津了。
 
  這是核災難造成的後果。如果沒有核災難,如果當時是百花盛開呢?怎麼沒有想到烹調出一席花宴呢?那是盛唐時代,那是武則天當上皇帝的時代。李汝珍在小說《鏡花緣》裏,描述武則天和上官婉兒賭酒吟詩的情景,武則天聞到蠟梅的香氣,便移駕上林苑賞花,看到的是除了蠟梅、水仙、天竺和迎春花開放之外,其他的花都還未開。於是寫下四句詩:「明朝遊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催。」更命太監掛在上林苑內。
 
  武則天一怒,驚動了花神,第二天,花圃甚麼花都開了,武則天當然龍顏大悅,開心地賞花了。
 
  想想看,如果她當時靈機一動,命御廚用這些花來烹調出一桌百花菜餚,我們的花宴就可以從唐代開始了,那像現代台灣要靠日本櫻花來搞花宴?而我們更不用到了近代才有菊花魚丸、橙花蟹、椒花鱔、桂花雞、牡丹鴿的菜式了。
 
  這是武則天的遺憾,也是中國花宴的遺憾。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更多食客三千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