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4-04-08

職場30年|開會只是走過場?點解搶住發言、默不作聲都被視為野心勃勃?30年才悟出一點開會文化

  「你有時都幾蠢!」

 

  在中資機構時,常務副總肥波士在一次會議後說我為何在會上急不及待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我毫不理解的問他:「開會嘛!有意見便要說出來,有甚麼問題?」

 

  肥波士沒有解釋,笑而不語,我以不屑的口氣繼續說:「我才不會像某些人般,在會議時不說,在會後則背著別人說。我最看不起那些人。」

 

  我說最後一句話時還加重語氣,顯示我的憤慨。

 

  肥波士沒有說話。

 

  我亦不把這件小事放在心上。

 

  之後,我在任何會議上都是最熱衷表達意見的,亦是發表最多意見的人,間中得到公司高層的欣賞,要求其他部門參考我的意見作規劃。

 

  可是,日子久了,卻發現從來沒有一個部門,亦從來沒有一個與會者真的把我的意見加以參考,他們在和老闆開會時唯唯諾諾,畢恭畢敬,在會後卻把我視作透明。

 

  歷經一點風霜才明白他的意思,亦悟出了有些話是不應該說,有些話是毋須說的。

 

  在工作會議裏,與會人都各據山頭,開會雖說有時會涉及方向性策略性的討論,讓各路人馬集思廣益,但說話的人不多。正因為他們在辦公室裏已割地為王,絕不會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說出一些沒勝算的話來,加上許多老闆早在開會前已有腹稿,討論也只是過場形式。

 

  我這個傻子,以為開會真的是brain storming,說得多卻其實是自掘墳墓,給別人野心勃勃的印象,自然不願和我合作。

 

  後來轉了去一家新公司,我比前小心許多,不再在會議上胡亂說話了。經歷多了,開始領悟到開會是過場,參與是形式,說話則視乎情況了。

 

  原因是大部分會議都是沒實質效果的。大部分老闆或上司,在開會前已對某些工作有決定,或者應該說雖未拍板,卻已定了方向,具體計劃亦有了腹稿。

 

  開會只是讓各人感到自己有份參與而已。所以與會的人絕少在會議上說些與老闆或上司相反的意見。

 

  既然不能改變事實,倒不如默然不語,裝作專心致志的樣子,跑跑龍套便過去了。

 

  之前,我在一公司就因開會時說話太多而備受批評;後來轉去另一家公司便學乖了,開會時少說話,除非是關乎我的部門或工作,否則我閉口不說。

 

  怎知,我不說話也一樣飽受批評。

 

  「你開會時一副不屑的樣子,別人會感到你目空一切,太傲慢了;你上司會認為你野心勃勃,威脅他的位置。」一次,到澳洲悉尼上一個領袖訓練課程,培訓顧問閒聊時說。

 

  「怎麼會呢?我甚麼也沒說,還垂下頭來啊!」我爭辯。

 

  培訓顧問是個澳洲人,他和我素未謀面,卻特別提醒我,說:「你確是沒說話,但你的神情已經告訴別人你瞧不起他們的話;你又真的是垂下頭來,你的姿態亦提醒別人你看不起他們。」

 

  「沒這麼嚴重吧?」我說。

 

  返港後和肥波士說起,他笑著說:「我以為你搶著說話已經『蠢得交關』,卻原來你不說話更『弊』。」

 

  說到底都是我太自負。辦公室內,缺乏自信是不會成功的,但自信心過強卻肯定失敗。

 

  這個道理,我參詳了30年才悟出一點點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

更多辦公室政治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管理 #開會文化 #自信 #開會 #職場 #辦公室求生術 #領袖訓練 #etnet30周年 #etnet30周年特輯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回顧24 展望25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