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5-05-15

父母陪伴多溝通 步過戀愛迷思期

  常聽到子女步入中學,父母便應該放手,然而,這個階段正是成長的暴風期,父母又是否應該完全放手不管?一位初中女生,經歷了一段奇妙的戀愛迷思,若是沒有父母的疏導,她沒法了解到那只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專家認為中學生想拍拖很平常,父母要保持良好的親子溝通,陪伴過渡這段疑惑歲月。

 

 

 步入青春期,子女想拍拖是正常事,家長要給予空間,幫助他們了解戀愛的關係。(資料圖片)

 

  回憶多月前就讀中學二年級的女兒(May)那段「拍拖驚魂」,即使向來性格開朗又能幹的媽媽Jacque,談起來依然猶有餘悸。

 

暗戀男生三年

 

女兒把友誼與戀愛混淆,兩人最後在短訊中同意分手。(資料圖片)

 

  於直資中學就讀的May在父母眼中向來都是活潑主動的可愛女兒,身高1.7米遺傳了媽媽高䠷的基因,在學校是一名乖乖的好學生。一條龍升讀中學後,Jacque購買了一部平板電腦讓女兒及小兒子一起以短訊向同學「問功課」。那天,Jacque就是從看女兒與同學的短訊紀錄中,驚見女兒暗戀同班一位男同學達三年,以及開始互相承認拍拖的過程。

 

  「那一刻,我真的很慌亂,經常問她:『你為甚麼變成這樣?』、『你知不知道後果好嚴重,會影響學業、會未婚懷孕?』、『你好自私,只想跟他一起,只想做喜歡的事,想做便做。』等等。」Jacque一心以負面後果來嚇怕女兒,想控制女兒,殊不知向來有說有笑的女兒卻變得沉默或發脾氣,對事情一點幫助也沒有。

 

細心傾談更好

 

經過這次經歷,Jacque相信子女在中學階段更要父母好好引導,多談話多信任。

 

  這段期間,Jacque有禱告也有向朋友求助,慌亂的心漸漸冷靜下來後,她開始意識到女兒與那男生的關係並不如一般熱戀期的男女。相反,從短訊中看到兩人就像朋友間閒談一樣的禮貌,甚至男生會說:「你其實可以找更好的男孩子。」於是,她開始坐下來好好跟女兒談話,發現她心中對友誼有一份執著。女兒說出因小學時的好朋友相繼移民或轉校而離開,她很傷心和掛念,說只有這名男生自小學至今一直沒離開她,便對他產生好感。Jacque這才明白,女兒把友誼與戀愛混淆了,沒明白當中的關係,於是引導她在短訊中問男生:「你是否不想我失望才答應與我拍拖?」那男生竟然答:「是的。」於是,兩人便在短訊中同意分手。

 

  一段戲劇性的「戀愛經驗」,May似乎並不享受,「公開關係後,別人的目光令他們感到並不自然。」初嘗「戀愛」經驗,May對自己了解更深入,開始接受「沒有朋友不會離開」的生命定律。Jacque慶幸信仰令女兒更容易理解人與人的關係,一段似是而非的關係就此告終。

 

青春期須建立信任

 

程翠雲認為若孩子有事不想告訴父母,父母便應該先「放手」,以信任方式與子女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經過這事之後,Jacque對「放手」有了新的見解:「放手是不要管子女的成績,但做人處事的態度就不能放手。」她鼓勵女兒多帶同學回家做專題合作的功課,感受父母的支持,她倆關係變得更好。

 

  「觸動輔導中心」性治療及家庭治療總監程翠雲認為青少年想拍拖十分平常,父母想孩子能分享戀愛心事,要先與他們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父母可以主動說一些自己拍拖時的『瘀事』、『醜事』,令子女明白父母也經歷過拍拖的事。」現代的父母未必會反對拍拖,但害怕拍拖後影響行為或學業,她認同Jacque要信任孩子,與她建立良好關係。程翠雲說:「青春期的孩子總會有一些事不想父母知,父母一定要重視,並建立彼此信任的關係。」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親子專題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