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03-28

未來兩年,美元還是要把歐元踩在腳下

  先向各位讀者道個歉,因公事繁忙所以很久沒有更新博客,但未來日子,本人會重新撰寫博客,希望各位多多支持!


  筆者常說,匯率是一個相對概念,匯率的高低是在乎於一個貨幣相對另一個貨幣的價值而言的,因此一國貨幣的升跌,除了受其國家經濟因素主宰外,還因應其他國家的情況而定。

 

  作了這樣的一個簡介,無非想要向大家說明一件事。


  最近常聽到不少人問了這樣一個問題:「歐債危機都已經穩定了這麼多,早一兩年歐豬五國弄得滿城風雨,甚至謠傳歐元區解體云云,歐元兌美元最低守住1.20以上,但現在歐元匯價卻只比最慘烈時多出六、七百點而已,雖說賽普勒斯事件嚇倒了不少驚弓之鳥,但相對歐豬五國,甚至希臘來說,其影響力實在不甚了了(賽普勒斯的經濟體系是歐洲倒數第三),那為甚麼歐元還是那麼一闕不振?」


  的確,雖然歐債的病根並非藥到病除,但情況暫時算是穩定下來。歐元的弱勢,與其說是歐洲本身的詬病,還不如說是美元的強勢所致。最近與在美國生活的朋友暢談,說起美國經濟時,他跟我說美國的物價最近都漲了不少,而且市民的購物意欲非常強。物價上漲可以有很多原因,成本上漲、供求關係、經濟狀況等,但當大家再看一看最近美國的消費及零售相關經濟資料,不難看出點端倪。


  美國消費支出(CONSUMER SPENDING)從2010年初開始已經連續12個季度保持增長,最新數字在2012年第四季度達96719億美元;而消費信心指數(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從2011年下旬開始已經一直保持在50以上,最高曾達73.1(金融海嘯後曾跌至30以下的低位);零售銷售(RETAILSALES MoM)從去年八月開始至今,只得一個月度沒有正增長;而大家最關心的失業率亦已從09年的10回落至現在的7.7水準。這都意味著甚麼? 美聯儲不斷保持量化寬鬆政策,放寬銀根和保持超低利率,無非為了把錢投入市場,刺激消費降低失業率,這幾乎是經濟復蘇中非常關鍵的一環,而顯然他們的堅決終得到回報。


  鏡頭一轉,我們看看歐洲,歐元區的消費信心,從08年開始至今,從未出現過正數,亦即是說歐元區市民的消費信心一直都非常悲觀,失業率高企也許是直接的致命傷,五年來歐元區的失業率幾乎是一股氣的不斷攀升,在到處都在失業的愁雲慘霧下,消費信心低迷是非常自然的。所以說,即使歐債危機早陣子好像銷聲匿跡似的,但歐元區卻根本仍在泥沼裏苦苦掙扎。


  其實我早在2010年末時寫了一篇《美元七年上升周期應已展開》的文章,提到由1978年開始,美元的升跌周期為約6-7年,而2001-2008年為歷時七年的跌浪,推斷美元的七年升浪已經開始。美匯指數從08年接近70的低位至今,目前已回升至80以上,如果美元繼續重複七年周期的話,未來兩年時間,美元繼續上升的空間十分大。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談金說匯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