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1-02-22Text: 方思捷

羅湖舊照片 看回鄉過關歷史演變

  若非疫情,大概不少港人早已回鄉度歲。

 

  曾經何時,返一趟鄉下過年相當折騰,由紅磡坐火車到羅湖就要兩個鐘頭,而且班次疏落,一天就那一兩班,過時過節才會增加班次。為求盡早回鄉,很多人天未光便摸黑到火車站。當年國內物資匱乏,港人回鄉總是大包小包,人多行李多,大汗疊細汗,不舒服的感覺可想而知。

 

  然而,最令人頭痛一幕,尚在後頭。

1960年代的羅湖火車站,穿著光鮮的旅客在月台候車,部分人以擔挑攜帶物資回鄉。(圖片由作者提供)

 

  當年國內一窮二白,港人回鄉,總會攜帶大量物資北上接濟親友,然而不是所有東西都能帶返內地。當時的查驗規則,概括而言就是「10米布、3斤花生油、36件商品」,除了上述免稅品,其他東西要麼徵稅,要麼退回香港。

 

  1957年重建的羅湖橋(日本侵華期間被英軍炸毀),是中國對外的一扇重要窗口。昔日羅湖邊檢對入境內地物品有嚴格限制。據昔日關員引述,改革開放前,間諜活動猖獗,為免在行李中隨時撿出炸單,檢查棚外有個坑,發現爆炸品便直接扔進去。

 

  不過,大部分時間關員搜的都不是炸彈,而是反映兩地物質差異的經濟商品。

 

  由於搜查嚴格,盤問仔細,要跨過邊防,動輾花費三、四個鐘,物資愈多,盤問愈長,過程令人身震又心震。為了避過徵稅,很多人過關前,盡可能把最多的長褲外衣套上身,過關後把大汗淋漓的衣物脫下來,帶回鄉送給親友。

80年代羅湖火車站,頭戴草帽、身穿白汗衣的旅客以大包小包的紅白藍袋盛載物品回鄉。(網上圖片)

 

  穿過的舊衣、幾斤油,今天看來不算甚麼,對於當時實行計劃經濟、糧油雜貨都得憑票購買的社會,卻異常珍貴,是有錢也未必買到的奢侈品。

 

  由50年代羅湖邊檢站成立,到1985年羅湖口岸聯檢大樓落成,橫跨深圳河上的羅湖鐵路橋,變成雙層的聯檢通道橋,旅客攜帶的行李亦出現變化,由糧油雜貨到家電手錶,由大包變細包,由輸入到輸出。

 

  改革開放,拉近中港的經濟差距,模糊了富足與匱乏的邊界。一河兩岸40年,羅湖,不再是那道狹小單向的窗,是促進兩地互動多向交流的歷史見證。

 

  有興趣了解當代中國的社會變遷,閱讀更多中國故事,可瀏覽網址:www.ourchinastory.com

1978年火車經過羅湖橋的情況。(網上圖片)

#時空筆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更多時空筆記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