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7
有錢人的自律和自信
上星期,出席了一個NGO會議,全長3小時,除了中間大約5分鐘的小休外,基本上議程一個接一個,十分忙碌。剛加入這個組織,第一次出席這樣的會議,卻發現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首先這個組織的執行委員會,組合竟然有幾個名人有錢人,講的是身家以十億百億計的,當然還有不少專業人士,和我這等無名小輩。
由於疫情關係,絕大部分人以視像方式參與,我因是第一次,又有一些瑣事要上該NGO處理,故在現場和主持等人出席。
有趣的是甚麼?
是所有的有錢人全程都沒有關掉鏡頭,3小時「全身」投入;而其他人大部分沒有打開鏡頭,3小時漆黑一片。打開鏡頭的還有幾個城中知名的專業精英,他們也一樣沒離開過坐位,十分投入。
開會期間每個人都把聲音mute了,但有錢人和專業精英在發問或說話時,一定先unmute聲音,然後舉手向主席示意他有意見。他們差不多對每一次議程都有看法,聽得出他們事先是有看文件,有所準備,而且他們關注的都是比較原則性和前瞻性的問題。
(iStock)
至於其他人似乎對所有議題都沒有意見,故此沒有發言,也不知道他們的態度。話說回來,從有錢人和專業精英發言,可以反映他們在意見表達和論述解釋方面頗有條理,亦有見地。
翻閲對上一次的會議紀錄,情況也是一樣,發言的多是這班人,關注的亦是有可能影響NGO形象和發展的,較為方向性的議題。事後查看一下出席率,亦是這班人居多。
出席率是自律,應承了別人做一件事,便要盡責;開會參與是自律,不是亮過相走過場,而是全程投入;發言是自信,對組織發展有不同看法,敢於說出來;辯論是自信,和別人溝通比較不同看法和解決方案。
我也曾是漆黑屏幕後一員,不過是在其他組織。為甚麼屏蔽?當然是不管是否專心開會,也不想別人看到自己,而真實情況是自己做其他的事情。這個會議都是敷衍了事。
我們不自律,決定了參與,應承了開會時間,卻不積極投入,這是自我紀律問題。
一個組織章程大綱是早已擬好,改變的是策略和方法,我們不積極參與,是因為我們看到能影響大局的機會少,所以懶得參與,因為講也是白講。但他們為甚麼比我們積極,他們這麼聰明,不知道能影響大局的機會少嗎?
我相信正是他們的思維方式不同,當我們認為能影響大局的機會少時,他們則認為仍有一點影響大局的機會。這既可以他們看事情比較正能量,亦可以說是他們多用逆向思考,更可能是他們極度自信,認為自己可以改變一切。
成功需要自律和自信。看到半杯水,有人慨嘆只得半杯水,有人笑說還有半杯水的空間。性格決定命運,2022年做一個積極正向的人,相信變得更健康豐足。
樂本健【活力健康 迎新年】維柏健B+C維他命 激抵買低至$99►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