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
【教育改革】與科技融合!曾俊華:應推網上網下混合式教育
人的一生有多長?最近經常聽到「長命120歲」,隨著醫學進步及營養充足,中年可能由60歲開始。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離開政府後,身體力行展示退而不休的生活理念。
曾俊華估計,未來在科技的影響下,人類可以有更多私人時間,工作、學習的時間也可以比現在短,更靈活。
曾俊華接受專訪時坦言:「離開政府後,同自己講要做一些嘢。好多人approach(接觸)我,我比幾個criteria(要求)自己。要同年輕人聯繫;同科技有關;做出來的事對社會有好處、有前瞻性及顛覆性。」
回流香港前,曾俊華在美國工作多年,曾經教書,也曾於波士頓教育部工作,工作範圍涉及編寫課程及評測學生能力。惜回港後的工作一直圍繞財金及貿易等範疇,但一直沒有放下對教育的熱誠。離開政府後,成立了非牟利機構共創社,同時起用西班牙文Esperanza,解作「希望」。
教育是人類進步其中一個重要環節,面對近十年突飛猛進的科技,教育改革對人類的持續發展,更為重要。曾俊華形容,現時的班房、上課及評測模式,與19世紀工業革命時分別不大。當年的教育模式,適合快速培訓一班中庸的人才,迎合工業革命時期對人才的需要,但這方法未必能幫到個別的學生。「19世紀的課程、20世紀的老師,教小朋友迎接21世紀的挑戰,是否有些問題呢?」
現今學校的班房設計,與19世紀時分別不大,只是每班人數減少,也更注重活動教學。(資料圖片)
近期不少人提出人類的工作可能被科技,如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取代。他相信,科技進步的同時,教育方式及內容亦要改變。「19世紀時也有人擔心人會被機械取代,如當時農場種很多禾稈草作為馬匹的食物,但有了汽車後不用馬及馬車代步,種植禾稈草的農夫及馬夫也很擔心會失業。」後來出現了新工種,他們去了建馬路,路邊又開始有廣告牌,廣告業應運而生。
軟技能同理心 AI不能代替
他相信,人工智能可以做很多事如幫手計數,小朋友未必再需要背誦乘數表、恆星名稱,他們只需要明白數學的原理、數字上的基本關係。然而,人工智能不取代替軟技能,如協作、溝通、同理心。「學校是否要改課程,減少硬技能而增加教軟技能。課程可以更個人化,學生可以有專屬的個人化教育計劃(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IEP)。」
學生、學校、老師也要變,要趕得上21世紀。過去老師是知識的來源,所以是「教」學生,先教後學。曾俊華認為未來「教」的概念可能已不適合,老師應如何幫助學生學習。現在老師的知識未必及「維基」,但老師有經驗,對人有了解,可以協助學生,引導學生去某一個方向,發掘學生的興趣,獲得更好的發展。「家長的心態也要變,子女不一定做三師。」
相比於10年前,透過通訊科技,今日更易與不同地方的人溝通,甚至可以一起學習,從而令科技可以發展得更好更快。「這10年的快速發展,其實不是突然,是組合各地的能力後出現。如iPhone的零件由不同地方生產。」事實上,幾十年前已有人做AI相關的工作,但模式不同。「今日有更快的電腦,可以做相關性(correlation)的分析。所以最近10年的發展是將以前的成果組合起來,是收成期。」他估計未來會發展得更快,甚至比我們的想像更快。
人工智能不斷演進,現在的AI每次只懂做一件事,且要人類培訓及給予指示。未來可能出現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學習知識的能力比人類高,甚至可以把意識、感性、知識和自覺等人類的特徵互相連結。
要改變一套行之已久的制度並不容易,何況是影響社會發展根本的教育。「由上至下推行政策當然最好,但發生的機率好微,所以好多人在社會上做一小部分,好多小部分結合,可以做好多事。」
學生是核心 應推混合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經濟及人民生活,對教育改革會不會是一個契機?曾俊華形容,疫情持續了好一段日子,學生仍然可以透過科技在家持續學習。「疫情讓我們看到,如何在家工作、在家學習,疫情後都變成常態。習慣了這樣運作,模式也會跟住變。這個改變不會突然停止,無得逃避,因為已發生了,我都見過、體驗過、用過,已藏在潛意識內。」
他進一步指出,未來學生才是核心,教育不是圍著老師轉,不是老師教甚麼,學生就學甚麼,是老師從旁協助學生,完成學生想學甚麼的想法。「教育模式一定要變,但未必一下子就完全改變,應推出新的混合式教育,一部分網上、一部分網下。升班形式也要變,學會了就升級,班級也可有大班、小班,甚至跟其他國家的老師協作。「我們要放開自己,探索未來如何跟科技融合。」
Source: 香港經濟日報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