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1
烏緊抱美大腿卻被拋棄,大陸會否趁機進攻台灣?
俄烏戰爭引發台灣關注,因為有一種說法是大陸會比照辦理,讓美國忙不過來,趁機進攻台灣,所謂「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民進黨當局最擅長將特定新聞事件引伸為大陸可能進攻台灣的警告,香港反修例抗議時就強打所謂「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並借此援助香港抗爭者,同時讓自己民調高漲,成為真正受惠者。這次更藉由俄烏戰爭進行大內宣,強化民眾對大陸的敵意。
「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會不會成真在島內引發爭論。
究竟大陸近期會不會進攻台灣?本地學者分成立場鮮明的兩派,唇槍舌劍,乍聽之下各有依據。
認為解放軍不會攻台的一派覺得,老美從阿富汗倉皇撤軍之後,各國對美國的「世界警察」角色存疑,這次俄烏戰爭美國總統拜登只是「出口不出手」,更突顯美國根本不敢與核武國家正面衝突。
自從冷戰結束後,美俄從未正面交鋒過,過往都只是打所謂「代理人戰爭」,各自支持當地勢力對戰。一方面是防止大國對決擦槍走火,演變為核武戰爭或世界大戰,另一方面可以測試作戰技巧和武器效能,增強自身作戰能力以及提升武器銷售競爭力。
如果套進一個模式,中國也是核武大國,台海假使發生衝突,美軍是否直接介入,值得懷疑。
1958年8月23日發生的金門八二三砲戰,又稱第2次台灣海峽危機,當時蔣介石政府和美國有正式「邦交」,而且還簽訂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但美國並未出兵支援。美軍只派軍艦協助補給,以及保護台灣船隻往返本島和金門附近海域。以當時中美軍力懸殊差距,以及中國還沒有發展出核彈情況下,美國尚且不願參戰,今日解放軍實力不可同日而語,美國是否願意跟兩大核武國直接衝突?不言可喻。
「823金門砲戰」美軍沒有依照「共同防禦條約」參戰和解放軍對抗。
另一派學者則從美國利益出發,認為美國會協同日本、韓國等盟邦,直接介入台海戰爭。這些學者認為,台灣處於第一島鏈重要戰略地位,台灣失守後解放軍潛艇可直接進入太平洋,美國將曝露在中國長程核彈攻擊範圍內。
此外,台灣高科技晶片出口,佔全球市場百分之64,光台積電一家市佔率就達百分之53.1,全球排第二的三星只有百分之17.1。如果台灣失守將直接影響美國經濟以及美軍高科技武器作戰能力。
而且日本和韓國的石油和物資,都經過台海輸入,台灣淪陷等於生命線落入中國大陸手中,所以一定會聯合美國出兵協防台灣。
不過,我認為這個論據存在兩個盲點。首先美國口口聲聲強調民主,所以民意傾向絕對是影響美國是否參戰的主要原因。沒有民意就沒有選票,保住執政權最重要,所以從歷史來看,美軍往往因人民反對而撤離戰場或者拒絕參戰。
不要說越戰這場大規模戰爭美軍傷亡慘重,政府被迫撤軍,連國際上小型戰爭,只要美軍一有死傷,都直接影響民意要求撤軍。
1993年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市區爆發的軍事衝突,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和當地民兵在摩加迪沙市區進行巷戰。因情報失誤,兩架黑鷹直升機被擊落,19人陣亡,1名美軍被俘。各國傳媒紛紛轉載美軍屍體被辱和被俘士兵受虐畫面。克林頓政府受到國內輿論壓力,被迫宣布從索馬里撤軍。事件讓部分國際傳媒戲稱,美軍參戰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不會顧及當地人民的死活。
至於被台灣綠營稱為「護國神山」的高科技和晶片產業,是否能確保美國出兵協防?其實美國早就注意到自己的生命線可能握在台灣人手中,早在去年初美國國會「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報告示警,美國可能將因為太過於依賴台灣晶片製造商,失去攸關商業與軍事成就的半導體優勢。
美國隨後開始補助本國公司設立高科技晶片廠,並使出強大壓力「請」台灣主要的晶片公司到美國設廠。美國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居於領導地位,靠的就是高端科技,而高科技的核心就是晶片半導體。這項政策幾年後上軌道之後,美國不再依賴台灣晶片時,台灣能讓美國出兵的價值將大幅降低。
「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成為民眾口頭禪其實有跡可循。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上任後緊抱美國大腿,甚至相信加入北約後就可以高枕無憂,所以義不容辭的做美國馬前卒。民進黨當局的做法也十分類似,認為有美國作為靠山就直接充當反中急先鋒。不過,澤連斯基抱了半天大腿,遇到俄軍入侵關頭迅速被美國無情拋棄,民進黨當局會不會有唇亡齒寒的感覺?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