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3-06-15

鷹乜呢?

  美聯儲局這兩天議息,港周四(15日)早上公布議息結果,並有記者招待會。一般估計,美聯儲局今月不會加息,但在記者招待會上就會口硬講:不排除日後仍會加息,但實際上,真能鷹嗎?

 

  鮑威爾一上場,筆者就認為他是披了鷹毛的鴿。筆者是從他的行事而評之。當耶倫為美聯儲局主席時,會議紀錄顯示他從沒有對耶倫的言論、提案,動過異議,一個這樣聽話的乖孫子,有鷹的DNA嗎?

 

(AP)

 

  市場可以對鮑威爾的鷹性鴿性存疑,但自2021年7月起,當美國的通脹見升時,市場有聲音,美聯儲局要加息,以消滅通脹於萌芽狀態。但鮑威爾謂通脹只是暫時性(Transitory)不加,一直拖到2022年3月,當美通脹已扯上5%、6%,遠高於美聯儲局的通脹目標:2%,到耶倫也謂美通脹不是暫時性(Transitory)時才急急加息,並以仿效打通脹英雄--伏爾克為目標,誓要把通脹遏回美聯儲局目標2%水平,為顯打通脹力度,迭連加了三次0.5厘的息。

 

美儲不加息 通脹也會回

 

  不過,美通脹在去年6月便於9.1%見頂,之後便回落至今,是否美聯儲局的加息遏了美通脹,不排除是有些作用,但傳統經濟學上言,加息是要有6個月的發酵作用期,一如母親要十月懷胎。你美聯儲局3月加息,6月通脹便見頂,即是未夠6個月啦,謂「嬰兒」早產噃!這只反映,這個「仔」不是你美聯儲局加息而來,鮑威爾可以隨便認是他功勞,但細看通脹數據便知這是統計學上的基數現象,就算鮑威爾不加息,通脹也會下來,亦同樣,就算鮑威爾加息,有部分通脹也下不來,矛盾?只要你向打通脹老虎英雄伏爾克請教下,就知原由。

 

  筆者有幸十多年前透過歐元之父蒙代爾教授,認識到伏爾克,有好幾年都和伏爾克同場研討會,終於有次忍唔住,問他80年代打通脹,加息至逾20厘一役,是否真的加息能遏通脹。他講,在短息加至13厘至15厘時,通脹仍未見回下,而通脹仍高踞10%以上,但突然間,美國人民響應白宮呼籲,不再做大花筒,把信用卡剪半,寄予白宮以示支持打通脹,結果是當時美通脹於13%左右見頂,而短息升至逾21厘(好似到23厘),三十年長債息則升至15厘。

 

  當時筆者有炒賣債券,在N年後從打虎英雄口中知悉是民心打瓜通脹虎時,就倒抽了口涼氣。因為經濟教科書話只要息企通脹2%上便可遏通脹,但打通脹虎英雄伏爾克之話,反映21厘短息也不一定能遏下13%的通脹虎,即是息高於通脹2%便可遏通脹的經濟理論是不通的。當年是誤打誤撞才炒債有賺,如真信那息高於通脹2%便可功成,而不繼續沽空美債時,便輸光未天光。

 

  今時美通脹於2022年6月的9.1%見頂,當時美息企多少?在9.1%上2%?當然不是,但通脹不是已回了下來嗎?息未加夠(高於通脹上2%)而通脹便可回下,如你對通脹與加息的關係真關心,要不要查找原因?

 

  有通脹,是因為人有了錢便花。不過自拜登就任28個月以來,有26個月,美國普羅市民的收入是追不上通脹的(圖一),理論上,美國應沒有通脹,但:

 

 

  .疫情一出,拜登大派福利,福利好到是多於你去打工(打工要納稅,領福利不用納稅),福利多了就可花唄。不過這些疫情福利將要被取消了,即普羅美國人的消費能力會小。

 

  .美國通脹於2021年7月起上升,原因?疫情,跟中國打貿戰,使到供應鏈斷,物價便升。

 

  圖二可見,在2021年7月起,美國的交通消費,及房屋價升厲害。但到2022年3月,即美聯儲局開始加息時,這兩個急先鋒已率先回下,其他的通脹組成項,於2022年7月後已陸續回下。但有一項值得留意,就是居所佔通脹項比重加大,但下滑幅度則不大明顯,有這黏性,是因為有能力的人遷離罪案率大升的大城市區,而轉移居至郊區,所以才有城市屋平、郊區居貴的冰火兩重天現象。但當遷徙避難完結時,在郊區的房舍需求將會減下,屆時如其他通脹項不大反彈的話,美通脹就可以回到從前,起碼是逐步回下了。

 

 

  美聯儲局一直話看重PCE(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但今時他們轉了個軚,轉看扣除居所外的通脹數據,原因?(再看圖二)一扣除居所支出(即是圖二綠色部分),美國通脹還有幾多?是否可以不多加息了,鮑威爾這個移形換影認真犀利。

 

  再看圖三其他通脹的細項,只見到服務消費仍是居高不下,這是因為美國服務業的工薪漲了,這個要下來並不易。而這個服務業的高位,是不能靠加息去壓下來的,要把這兩個壓下來,就要靠次大衰退,美國人窮到乜服務,包括睇醫生也無錢時,才可以把這服務收費降下來,但機會不大了。

 

 

  將圖二和圖三併合上來就是居所支出可以再降些,但服務費用就難降了,故可預期美國通脹可能會降多一、兩、三個月。但之後再降的幅度不會太大,鮑威爾怎辦了,可以叫加息。但加息能使居所費用下降幾多?又可使服務費用下降幾多,於是通脹可能如昨文所言,在3%左右見底。是否如此,還要看7月12日公布今年6月的通脹數據了。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心理急救II:幾個徵兆辨認身邊人需要心理支援!點樣對情緒進行急救、自我照顧?專家分享穩定情緒小練習► 即睇

更多缸邊隨筆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鮑威爾 #聯儲局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回顧24 展望25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