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8-04-18

港美息差 觸發套息潮

  近日影響投資氣氛的其中一個因素,非「港元走資」潮莫屬了!

 

  自從美國於2015年底作出8年來第一次加息,正式結束低息周期後,其後兩年多,已經接連再加了5次息,每次都是四分一厘,即是這兩年多,已經加息6次,累積加息1.5厘。

 

  不過,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一直減息,甚至採用量化寛鬆的貨幣政策(由美國聯儲局直接買入債券,以推低長期利息,但資金主要透過印鈔而來),令到大量熱錢流入各主要金融市場,香港自然也「受惠」。

 

  因此,過去幾年,香港銀行體系的港元資金非常充裕,令到息口,包括拆息(銀行與銀行之間交易所用的利率),以及銀行存款和貸款利率(銀行給予客戶的存款利息和貸款利息)都處於極低水平。

 

  當美國在2015年底啟動了加息周期後,這些資金仍然未流走,但當美國連續加了6次息,兼且預期今年內還會至少加息2-3次,終於觸發一些套息交易了。對普羅大眾來說,大家較容易理解的,就是港元兌美元的匯率不斷轉弱。

 

  如果有留意財經新聞的姊妹應該知道,去年以來(即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之後),美元其實是稍稍偏弱的,但偏偏兌港元就呈強。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有投資者或投機者開始沽出港元,轉去美元,以賺取息差。

 

  前日我跟姊妹Salena談起今次「套息潮」,並向她講解當中的原因。

 

  「為甚麼會有所謂的『套息潮』?聽說是與香港跟美國的息差有關,到底是甚麼一回事?」Salena充滿疑惑地問我。

 

  「即是說,她也聽過香港實施聯繫匯率制度,當美國加息,香港一定要跟隨這個說法嗎?」

 

  「我知道香港的匯率是跟美元掛勾,但為甚麼美國加息,香港就要跟隨?如果不跟隨,會有甚麼後果等等,我也是不甚了了!」

 

  「我嘗試解釋一下吧,但妳想明白為甚麼香港一定要跟隨美國加息或減息,就要先掌握何謂聯繫匯率。」

 

  「好呀,但最好簡單一些,不要太深奧,因為這些財經知識都很抽象!」Salena說。

 

  「我明白,盡量吧!香港實施的所謂聯繫匯率制度,從學術的角度說,應該叫貨幣發行局制度,即是香港所有流通的貨幣基礎,都必須得到百分百的外匯儲備支持。」

 

  「貨幣發行局?這個詞語好像很陌生!」(待續)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

更多女子愛財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