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9-02-20

「錢搵錢」人人都想 但人人都得?

  姊妹們,前幾次談到,我的姊妹Susanna在2018年年底前被公司裁員,她想趁失業期間做些投資,賺點快錢,而我則趁機灌輸她正確的理財概念。

 

  前兩天她告訴我,她在農曆年前已經找到工作,農曆年後正式上班,結束她的失業日子,我也替她高興。

 

  但我相信,她上班之後,也會打消投資賺快錢的念頭,一來她的工作頗困身,根本沒時間盯著投資市場。再者,更重要的是,她其實不是一個敢於冒風險的人。

 

  我告訴Susanna,正確的理財觀念是要先弄好自己「理財金字塔」的底部,當中包括建立良好的儲蓄習慣,令自己不要入不敷支。當有了盈餘之後,還要為自己做好風險管理。完成這些之後,才開始考慮為自己的財富增值。

 

  「假設我已經替自己安排了足夠保障,那麼,我是不是可以開始投資,為我辛苦賺來的錢增值。我常聽別人說,除了自己用勞力賺錢之外,還應該讓自己賺回來的錢替自己賺錢呢!」Susanna也聽過「錢搵錢」的說法。

 

  「妳這個說法是對的,我們需要投資,正正是想該自己賺回來的錢,去替自己賺錢,即是剛才說的『錢搵錢』,但妳在開始投資之前,最好問一下自己是否適合投資。」

 

  「難道有人會不適合投資的嗎?」Susanna有點不解。

 

  「是呀!客觀上,只要妳年輕,有收入,而且估計收入會不斷增長,妳是可以投資的,因為萬一投資失利,妳還有時間和能力捲土重來。這是客觀的『風險承受能力』,但主觀上,如果妳是一個不能,或不敢冒風險的人,妳也未必適合投資,這就是主觀上的『風險承受能力』!」

 

  「那麼,我怎樣知道,我主觀的風險承受能力有多高?」

 

  「有辦法的,我可以給妳一些問卷,妳按照自己的感覺去填,不要想太多,一想到就去答,這就可以測試妳是否一個敢於冒險的人。」於是,我從手機檔案中抽取一份問卷給Susanna去做。結果,我發現,原來Susanna不是一個願意冒風險的人。

 

  「咦,其實妳主觀上的風險承受能力真的不高呢!」

 

  「啊,真的嗎?」

 

  「我相信是的,我問妳,妳過去有沒有投資呢?」

 

  「嗯,沒有太多,以前是我媽媽替我買過一些股票,但我是一直持有,主要用來收息的。其他投資沒有太多,主要是買過一些外幣,例如日圓和歐元,主要因為用來旅行,用剩了便儲起來。這些外幣是賺是蝕,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我買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

 

  「明白!那麼,我想,妳應該不太適合短線投資了!」(待續)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機場日前電腦系統故障,航班資料僅靠手寫白板,有旅客錯過航班感到失望,你認為機場處理手法是否妥當?► 立即投票

更多女子愛財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理財 #投資 #風險 #錢搵錢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