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3-06-05

美國就業暴熱,歐洲通脹乍冷

  圍繞美國債務上限的攻防總算塵埃落定,股市上漲,恐慌指數VIX也因此跌到15以下,那是疫情以來最低的水平。但是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美國非農就業人數比預期的多出接近一倍,加大了市場對聯儲局在未來兩個月加息的擔憂,資金強化加息預期,美國短期國債受壓,3月期國債利率上升到5.39%,創下2000年以來的新高。十年期國債對3個月國債的利差高達169個百分點,這是四十年前沃爾克時代以來聞所未聞的,如此大的利率倒掛,意味著市場深信經濟衰退不可避免。

 

  歐洲通貨膨脹大幅下滑,西班牙更一步下降到2.9%。中國製造業PMI連續第2個月停留在榮枯線之下。聯儲局董事、被提名接任聯儲局副主席的傑弗遜高調宣稱,聯儲局暫停加息可以給政策制定者時間來評估經濟形勢和政策效果。石油和大宗商品上揚,黃金白銀微漲,美元指數稍跌。

 

  美國5月非農就業人數達到339K,這是今年以來第二高的,比起前兩個月的數值就大幅反彈,連續第十四個月就業數字超出市場預期。此數字再次證實聯儲過去十五個月的強勢加息,對遏制經濟過熱效果有限。

 

(istock)

 

  聊以自慰的是,時薪同比上漲了4.3%,比前期繼續回落。時薪回落在方向上與央行希望見到的相吻合,只是數值上距離央行的期待值尚有相當的距離。經濟學家一般認為,工資增長需要控制在3.5%以下,工資物價的攀比上漲才能被打破,通貨膨脹才有可能回落到2%的政策目標。

 

  聯儲局的傑弗遜高調喊話後,市場中不少人將加息的時間點由6月轉為7月,認為聯儲局可能需要多觀察一個月再決定下一步動作。期貨市場價格顯示,目前市場認為有31%的概率6月加息一碼,51%的概率7月加息一碼,而一個星期前,市場認定69%的概率6月加息,36%的概率7月加息。

 

  筆者維持FOMC6月14日再加息25點的預測,7月是否加息取決於到時候的數據和經濟形勢。聯儲局有足夠的意願暫停加息,來觀察連續大碼加息後的效果。而且銀行形勢暫時穩定,給了聯儲局不急於行動的底氣。然而,最近的經濟數據的確比較難堪,聯儲局迫不得已要通過加息來表達以下立場,或6月或7月可能再次加息,筆者認為6月出手的可能性更高。

 

  歐洲5月份CPI通脹大幅回落,西班牙更到了2.9%,距離2%的通脹目標不遠了。德國5月份CPI回落到6.3%,比起去年10月高峰期差不多減半。法國和義大利的通脹回落也不錯,許多國家一年多來首次出現了CPI的環比下降。應該說歐元區通脹前景出現了出乎意料回落,為未來的增長強勁和利率政策調整打開了大門。

 

  歐元區物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能源價格的暴跌。去年3月俄烏衝突爆發後,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飆升,帶動起物價的全面上漲。今年以來,石油價格下跌了9%,天然氣價格下跌了47%,能源從強烈上漲因素變成了強烈下跌因素。不過食品價格還在上漲,服務業價格還在上漲。

 

  歐洲和美國一樣,製造業景氣低迷,服務業景氣高昂,這在製造業和服務業PMI的分道揚鑣看得很清楚。在歐洲,遊客爆滿、餐廳爆滿,完全看不到衰退的跡象。與美國不同的是,歐洲的就業市場沒有出現明顯的供不應求,所以漲工資不像美國那麼誇張,對服務業物價的拉動也小很多。不過,員工因為生活成本上升而要求漲工資的情況很常見,工潮此起彼伏。歐洲也出現了惰性通脹,也出現了工資-物價的相互攀升,只是壓力比美國小很多。

 

  目前歐洲央行以比較強硬的態度繼續圍剿通脹。用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的話,就是「我們還有任務要完成」,政策目標不會改變。歐洲央行在6月和7月會議上,預計會各加25點,9月會議則到時候根據最新數據作決定。

 

  在歐洲幾個大國中,只有德國進入了經濟衰退,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都可以避免技術性衰退。德國落後於其它大國,一是因為德國受到能源危機的打擊最大,一是因為德國製造業很強、旅遊業相對偏弱。

 

  中國5月份PMI數據表現不佳。製造業PMI為48.8,非製造業PMI54.5,全部弱過前期數據,弱過市場預期。製造業需求進一步回落,生產跌回到收縮區間,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指數分別進一步下滑。需求萎靡,生產指數也就無以為繼。裝備製造業景氣度相對比較高,印證了財政擴張所帶來的效果,但是刺激政策沒有帶來更大範圍的經濟反彈,傳統製造業比較低迷。

 

  大型企業產需雙雙回升,中小型企業經營走弱,是製造業PMI的另一個特點。大型企業PMI重新站上榮枯線,但是中型和小型企業PMI都大幅回落,內需對中型企業拖累較大、外需對小型企業拖累較大。

 

  非製造業PMI延續回落,建築業對整體經濟的拖累愈來愈大,主要是房地產行業修復很不理想。服務業景氣表現相對較好,服務業PMI回落1.3個百分點,但是住宿餐飲等行業仍位於55以上的高景氣區間,主要受惠於長假期出行和會展商務活動的恢復。長假期過後,服務業新訂單指數大幅下降,跌回至收縮區間值得警惕。

 

  總體來看,第一季度因為抗疫政策改變和財政刺激啟動帶來的增長動能在消退,內生的投資願望仍然低迷。接觸性行業和數字經濟表現不錯,但是房地產和金融行業雙雙收縮。經濟學家對目前的經濟形勢普遍感到擔憂,預計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上可能有更多的逆週期政策推出,並加快地方專項債的發行。

 

  筆者看來,目前經濟困境主要源自信心不足。消費者對未來收入感到悲觀,所以消費信心始終未能從疫情期間的低迷狀態走出來。五一假期期間出現的「出行熱烈、花錢謹慎」現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國企之外的企業,需要修復公司資產負債表,加上傳統行業產能過剩,不願意跟隨貨幣政策而加大投資力度,導致政策刺激,沒有撬起更廣泛的經濟活動。

 

  房價只升不跌的神話已經破滅,資金進入房市比較謹慎,所以幾輪政策利好並沒有引出房市的火熱行情,春節後沖進去的購買力耗盡後也就無以為繼。消費信心、投資信心和地產信心都需要大環境的改變,需要大政策來改變預期。唯有如此,經濟才能從反彈走向反轉。現在國企央企火力全開,要保第二季度GDP增長,不過效果如何還要看就業恢復,看信心恢復。

 

  本周焦點有兩個,1)日本第一季度GDP增長,預計環比2%,日本經濟大爆發。2)中國五月CPI和PPI,對判斷通縮壓力很重要。歐洲的PMI數據也值得留意。

 

  本周記闡述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編按:作者因公司關係,暫停供稿兩周)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 立即行動

更多陶冬天下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聯儲局 #PMI #通脹 #非農就業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