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2016
當恭親王遇見一條五爪龍
最近的香港佳士得《三十週年誌慶拍賣:世紀珍藏》,我只留意兩件拍品:「董滄門刻恭親王龍鳳田黃對章」和「明宣德青花五爪雲龍紋大罐」。
佳士得用五頁紙刊登羅隨祖詳細介紹恭親王的生平、田黃對章的工藝、藝術、歷史價值的文章。清代雕刻名家董滄門的生平、恭親王得田黃對章之經過羅隨祖也寫上一筆,唯獨是傳承歷史佳士得提也不提,因此對田黃印章120多年來從未出現於任何著錄、展覧,想提亦無從提起。
此對田黃印章最終以85,240,000港元成交,創出田黃每一克200,600港元的拍賣紀錄。這對田黃印章材質美、薄意雕工細緻如行雲流水、後刻印文氣勢不凡,確是皇家瑰寶,如我這麼挑剔的人,也無話可說。
反觀另一件重頭戲「明宣德青花五爪雲龍紋大罐」,佳士得竟然不作任何關於此罐的工藝、藝術、歷史價值的論述,一反對一件重頭戲大吹特吹、旁徵博引的常態,就算是常用的殺手鐧「傳承歷史」也只是寥寥數語,如此作為,究竟透露了甚麼玄機?
這支兩個外行覺得「震撼」的宣德大罐究竟是真是假,綜合各方面的評論,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器型:此罐線條呆板、收腰太速,顯得上重下輕,與日本出光美術館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的宣徳三爪龍大罐的器型有別。
二、釉光:釉光太新太浮,釉面並沒有幾百年瓷器應有的寶光。
三、畫工:眼球多筆勾描、無神,如乒乓球、死魚眼;嘴像鯰魚嘴;兩角如直棍,不是常見的鹿角。頭上鬃毛以多筆畫一線,唯恐不像,肘毛的處理手法亦一樣。
查書,宣徳青花器之白釉及青料,皆有其顯著的特徵,其白釉常是一種半透明的淺青色,較厚,滿佈氣泡,浮於表面於燒製過程破裂者,往往造成釉面之小凹坑或針眼,是為宣徳瓷器一大特色之「橘皮釉」。「明宣德青花五爪雲龍紋大罐」之白釉太薄太白,不帶淺青色,亦不見小凹坑或針眼,有別於傳世宣徳青花器的白釉。
宣徳青花器所用的青花料是蘇麻離青,這種外國進口的氧化鈷是一種含雜質極高的鈷青料,其中有鐵、錳等礦物質,燒成後常會產生鐵的綠褐色及錳的紫色,多以點或斑塊現象出現,常呈陷入器表狀,凹陷處肉眼可見。「明宣德青花五爪雲龍紋大罐」的青花釉聚釉處不見嚴重的鐵銹斑痕,所用青花料明顯不是蘇麻離青。
另外,此罐的畫工呆滯,線條不流暢,龍爪上部肌肉的處理手法太過誇張,斧鑿之痕太過明顯,我認為是依樣葫蘆畫出來的。
「明宣德青花五爪雲龍紋大罐」另一大破綻是瓷胎並非麻倉土。明自永樂朝起,御窰廠燒製御窰瓷器採用官窰瓷器專用的御土,即麻倉土,燒出的瓷胎仰光透視會出現淺紅色。永、宣兩朝的官窰瓷器的胎土都淘煉精細,故胎色白淨,胎質細膩堅緻,手感滑膩;但由於當時工藝條件所限,胎泥中所含鐵質較高,露胎處仍有較明顯的火石紅痕。永、宣器瓷胎另一特徵是胎土中的金屬雜質,燒窰時氧化,在露胎處留下黑色小點隨機分佈,十分自然。
「明宣德青花五爪雲龍紋大罐」的底部佈滿火石紅痕、黑炭痕,胎質粗鬆,帶淺灰色,與傳世宣德官窰器的胎色完全不符。
如此一件宣德官窰器,卻以一億五仟多萬成交,證明聽故事、買名氣的盲毛還是多得很。這種錢多人傻的盲毛是一眾賣家樂見,更是所有拍賣行樂見。
其實,佳士得只用幾行文字介紹此一「重器」,不就是告訴大家他們對此拍品信心不大、絕不看好嗎? 一億五仟多萬的拍價,貨主肯定喜心翻倒,佳士得亦肯定笑得合不攏嘴。
當恭親王遇見這一條五爪龍,套用強國人的潮語,肯定「吐糟」。
【你點睇】卓林普經優才計劃成為香港居民,桌總冀當局放寬16歲以下青少年進入桌球室限制助年輕人接觸桌球,你是否認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