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0/2017
展現傾城的美: 一襲「長衫」
上星期在機場候機時,無意中看到一個小小的Pop Up Exhibition,是關於「長衫」的,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旗袍,展示從最久遠的款式如何申延到現在,不知竟看到著迷。
為何叫作「長衫」?原來七十年代前,大家都是這樣稱呼的,廣東一帶尤其興盛;至於「旗袍」是專指二十年代以後上海流行的女性袍服,也是現代人常用的名詞。而英文 Cheongsam一詞於二十世紀中期已入牛津英語字典,而且具本土色彩。自1911年辛亥革命後,西方思潮對女性服裝帶來巨大衝擊,弧形下襬的大襟襖衫配以黑色素裙成為「文明新裝」,是近代中國知識女性的象徵。三十年代,上海女星阮玲玉的開高衩露蕾絲襯裙長衫,便是當時標記;到了五十年代,長衫成為香港城市婦女最普及和體面的服裝,洋溢中西合璧風格;在七十年代,長衫慢慢衰落,只成為少數領導階層女性的常服。
製作一件長衫需要花上多個工序,也要注意細節:例如長衫愈長開衩就愈高,方便行走;長度較短的開衩則較細。領口方面,愈高挺愈貼近頸項便愈端莊,每件都要一針一線去縫製。但近年Fast Fashion興起,令人們都不大懂得珍惜衣服,厭倦了便換,又快又方便,反而需要長時間製做的東西卻不大惹人垂青。其實自己一直都想做一件長衫,畫設計圖、尋找布料、搭配花鈕,當中過程定必非常有趣,也不希望這集體回憶會在民間失傳。
「微風玉露傾,挪步暗生香。」
我認為長衫之美,是要揉合個性。不一定要體態兼備、絕色美貌,但只要肯花一擔心機,便能賦予長衫新內涵與生命力,展露自主女性傾城的自信。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