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06/01/2017

【背包旅人行李清單:露營裝備篇】300天旅程.簡單化自己(三)

  近年戶外風在香港大行其道,社交平台上看到不少朋友分享各自的行山露營相片,這股健康生活熱潮平衡了不少港人的生活,每到週末及假日,熱門的山野間更出現「塞車」的情況,最近剛到過西貢露營的朋友更指營地人多的情況跟旺角差不多!近日引起網上廣泛討論的大帽山帳篷事件其實並不出奇,那個破爛的帳篷,揭開後發現竟然裝滿垃圾,當中甚至有不少可以再使用的地墊、剪刀、營燈,以及屬可回收的水樽、鋁罐等等,營具其實可以循環再用。根據我們的經驗,在此也分享一下我們的露營裝備,並借行山愛好者Celia與朋友的嚴重警告:「所有唔識回收同處理自己垃圾嘅人咪X再行山露營扮親親大自然」。

 

四人適用營帳1個:

 

  LONG WAY HOME 最初的計劃包括在中、南美洲的數個國家公園露營,加上我們預計自己有機會倒大霉要「瞓街」,所以營帳是必備的裝備。至於在哪裏買這個營帳,我倆也討論了好陣子,聖地牙哥的露營用品大都是入口貨,價錢昂貴;如果在香港買,價錢貴之餘還要親自送到智利,好像更不可取。思前想後,我們決定到淘寶網踫踫運氣,看了好幾家店,跟店長們談了大半個小時,最後我們買了一個四人自動營帳,盛惠400元人民幣。TJ之後從香港飛到往智利時,付了航空公司數百元港幣,營帳最終順利抵達聖地牙哥。

  第一次在智利南部的百內國家公園露營,這個國產帳蓬已盡顯身價。第一天晚上刮起大風雪,風速屬香港八號風球的程度,帳蓬雖被吹得歪歪斜斜,仿佛正被猛獸襲擊,但依然牢牢地屹立在雪地上。翌日醒來,風雪過去,我們仔細檢查營帳,內帳跟支架絲毫無損,外帳也就只穿了一個小洞,實在太不可思議。由於這個是四人營,我們只有兩個人,大背包放進去,我們躺著時仍有空間轉個圈,也可以在營帳挺直腰板坐起來,舉手投足亦非常自如。不過有得總有失,重量是這個帳蓬最大、亦是唯一的缺點,它重超過四公斤,就算由我們兩人的肩膀分擔,在每天15至20公里的路程中也是一種累人的負荷。

  因為種種原因,我們在整個旅程只露營了兩次,第二次是在巴拿馬的Puerto Obaldia,露營三天等待一架載我們到首都巴拿馬城附近的快艇。之後的幾個月,我們掙扎要不要把這個營帳先送回香港,它一直的存在價值,就是令我們安心,萬一我們流離失所,也可以找個地方紥營。不過,從智利到土耳其的七個多月,都沒有發生過這般的情境,踫巧我們有朋友到伊斯坦堡旅遊,所以我們便拜託了這位好友把營帳帶回香港,它的歷史任務亦到此正式完結。

 

充氣睡墊 每人1張:

 

  我們在淘寶同時買了兩張充氣睡墊,不過質量就認真麻麻。第一天在百內國家公園背著十多公斤重的背包走了七個小時,我們終於到達營地,滿心歡喜地一口一口的把睡墊吹脹,以為可以睡個好覺,怎料睡墊「啪啪」兩聲就報銷了,只剩下枕頭部分可充氣。幸好睡墊內還有一層薄薄的泡沫橡膠,我們不至於要跟地面接觸。那天晚上雖然風雪交加,我們還是睡得不錯。除了露營,充氣睡墊在我們當沙發客時亦大派用場,沙發其實可有可無,主人們其實只需給我們一個雙人床般大的空間便行,我們覺得充氣睡墊比大部分我們睡過的沙發還要舒適。

 

  從歐洲開始,我們便很少用到充氣睡墊,雖然如此,但它還是陪伴我們到旅程的尾段。在離開烏克蘭首都基輔的早上,我們決定把它們留在旅館的床下底,希望有緣人能延續它的世界之旅。

 

羽絨睡袋每人1個:

 

  睡袋是在極地環境下的求生工具,沒有它就不能在戶外溫暖地入睡。選擇羽絨物料是因為它能抵抗低溫,雪地露營也能暖入懷。普通物料的睡袋在極寒天氣卻用不著,若果在濕熱的地方,羽絨睡袋就用不著,但大熱天就不用睡袋吧,這時候厚厚的睡袋就可以當個枕頭用。此外,把羽絨睡袋的拉鏈全打開就變成一張羽絨被,用途多多。再者,睡袋並不是只局限於露營時用,有些沙發客主人的房、地板或旅館的睡床比較骯髒,我們會把睡袋放在床上直接瞓睡袋。在我們手上,睡袋從未如此萬用過!

 

小鋁杯連小爬山扣每人1個:

 

  這個杯的設計是以小爬山扣作為杯耳,爬山扣可以隨意掛在任何地方,方便隨時使用。這個小杯在我們手上超越了自身賦予的存在意義,它除了是喝熱飲的好幫手外,也可以用來飲湯、食麵、漱口,而且物料非常堅固耐用。最重要是把它掛在行裝上,除了外觀宜人之外,還有一重象徵意義。小鋁杯是我倆的大學密友BJ送給我們的隨行用品,他深信這件實用性高的小信物不會佔據我們背包太多位置,而且認為我們肯定用得著。回想這小杯的用途,最精彩莫過於在保加利亞首都用它來盛載旅館屋頂的白雪,倒上可樂,變成自製思樂冰。

 

煮食爐具 1套:

 

  露營裝備當然少不了煮食三寶:爐、煲、平底鑊。我們用大韓製的爐頭,最簡單的款式,實用便可。這爐頭價錢並不便宜,我們珍以重之,每次煮食完畢都很仔細地把它弄得乾乾淨淨。幾個月前,KJ到了日本露營,帶上了這個上過山跨過河的爐頭,它依然運作暢順,繼續發光發熱。另外,是一個煲跟一隻平底鑊,我們煮的東西非常簡單,主食是意粉,配腸仔、火腿或粟米,湯底來自一些用粉開的湯包,例如清雞湯、蕃茄湯和忌廉湯。跟營帳一樣,煮食三寶亦逃不過提早退休的命運,由攝影師Jovi打包帶回港。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Festive Cheer is in the air

You May Also Like
#旅遊 #露營
More on Travel & Din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