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05-20

漫談防曬 (二)

  市面上有些防曬霜含有傷害皮膚的成分,所以塗防曬和化妝一樣,必須用卸妝產品徹底卸除,保持毛孔暢通。很多人不知道這點,清潔得不夠乾淨,防曬霜或有有害成分殘留,皮膚自然差。
 
  至於戶外活動時就需要更好的防曬保護。有些人出海時愛用SPF100,甚至SPF130的防曬露,其實也不會有更強的防曬效果,只是質感更黏膩,能長時間黏附皮膚,反而更容易堵塞毛孔。因此即使出海暢泳,SPF30的已足夠,但一定要頻密地補防曬! 除了用防曬露「打底」,我推介大家補防曬時用上防曬粉,因為可以同時補妝和補防曬,進行戶外活動也不用以素顏示人,至少可以薄妝、淡妝上陣!
 
  如果不幸地(通常都是不小心地)曬傷了,首先要讓皮膚降溫,洗澡要用微涼的水,切忌用冰水,稍微讓肌膚降溫後,再用蘆薈啫喱去敷面,能有紓緩、降溫、補濕的效果。或用新鮮蘆薈去皮敷面,冷氣房中敷20至30分鐘,更能鎮靜皮膚。
 
  曬傷後切忌塗果酸產品,否則會加倍刺激皮膚。很多人曬後怕變黑,急於進行美白,偏偏坊間很多美白產品都含有果酸,所以一定要小心選擇。曬傷後要立即為皮膚降溫,抑制黑色素不斷增生,減低曬黑和曬傷的程度,其他額外的產品應暫時停用,讓受傷皮膚好好休息。
 
  再談兩種以不同防曬原理。
 
物理性 (Inorganic)

 

  沒有紫外線吸收劑等化學成分,一般SPF不會超過30。原理是阻擋紫外線,好像在臉上放一塊保護膜一樣,當UVA及UVB射下來時,塗在肌膚上的防曬會阻擋紫外光進入,達到防止曬傷曬黑的效果。物理性防曬效果穩定,成分安全,可用於眼周和敏感肌膚,小朋友亦可使用。
 
化學性 (Organic)

 

  肌膚需要吸收化學防曬成分,還要等15至30分鐘來讓皮膚吸收,故要預早塗上。它會吸收陽光照射下來的UVA和UVB,然後再分解紫外線。但它遇光後不穩定,加上化學成分要被皮膚吸收,在皮膚上吸收紫外線再產生化學作用,故容易引起敏感,小朋友、過敏性及眼周皮膚都不適用。另外,不要被英文名稱混淆,它雖然叫做organic但完全與有機無關。
 

  看過以上兩者的分別,會發現物理性防曬會更勝一籌,而我一向護膚都追求兩個條件: 安全和高效,所以我會建議大家使用「物理性」防曬的產品。坊間有些包含物理性及化學性原理的防曬產品,個人認為是沒必要的。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第六屆國際信息商會議「最佳信息商」白金獎► 了解詳情

更多The Beauty Factor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