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04-15

A+孩子的培育

  在講會完結時,一位家長提問:「你剛才講會的內容,多偏重對子女品德的培育,很少談論讀書溫習的方法。我們知道你的子女學業成績優異,培養德育是否可以為子女帶來優良的學業成績?能否告訴我們該怎樣教子女溫習功課,讓他們可同樣輕易考取名校學位?」

 

  其實不少讀者朋友也曾提出類似問題,他們注重子女的學業成就,多於道德品行的培養。我完全明白香港父母的心態,他們希望能夠快速提高子女的智能,從而輕易獲得優良學業成績,我也承諾會把握機會,提供全面培育子女智能的方法,但在這裏先得回答上述問題。

 

  對問題的前半部:「培養德育可以為子女帶來優良的學業成績嗎?」我可以肯定地回答,若孩子有全面正確的德育培訓,一定會自主學習,主動完成作業,溫習功課,爭取表現,獲得良好成績。

 

  以下是我家子女小時候對求學讀書、溫習功課的看法。

 

  女兒:「安坐家中讀書溫習,不須辛勞,不用出汗,可以滿足父母要求,獲取父母歡心,輕易回報父母的愛,何樂而不為?」這是把孝愛回報父母心,化為求學讀書的動力。

 

  次子:「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必須承擔的責任,不可推卸。讀書是我們學生的責任,所以必須盡力完成,做到最好。」這是對責任的承擔,在責任感推動下,竭盡所能,完成讀書的本份。

 

  長子:「我必須要熟習功課,因為當同學有問題時,我便可以幫助他們。若自己沒有能力,在別人有需要時,怎能教導他人!?」這是以助人為目的,努力向上,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無論是孝心、責任感或是助人的心態,全出於德育的培訓。

 

  很多時父母純粹為了要子女在學業上獲得良好成績,費盡心思精力,用盡威逼利誘手段,令孩子在不願意下完成功課,或勉強短暫地溫習課本,沒法把知識化為己用。這樣只會使子女感到有壓力和痛苦,增加兩代之間的磨擦。父母若能變通,從德育入手,改善子女心態,使他們發掘自我求學目標,產生內在動力,讓他們自主學習,不須父母勞心,更能減少親子間的衝突。

 

  要回答問題的下半部,我只能指出,教導子女沒有速成的方法,而是必須作出全面性的培育,因為要子女學業成績出眾,不能只靠溫習功課;要考得國際著名大學學位,也不是單憑背誦課本上的知識便可,更重要是子女未來的成就,絕不是名校學位所決定。

 

  在子女培育道上,我強調先從德育入手,然後再全面有系統地訓練他們的智力。智力培育不能偏重於記憶,而是必須要培訓良好的觀察力、記憶力、思考力、創新力和應用力,這樣才能培育出自主自立,以及為人稱讚的A+孩子。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A+孩子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