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12-20

電子戰爭 一觸即發

  11月28日,維基解密(Wikileaks)公開逾25萬份美國國務院的電報,據說當中超過1100份屬「秘密」級別,在國際間引發軒然大波。被公開的文件披露了美國及其他多國的想法(例如中東國家憎惡伊朗、中國不反對南北韓統一等),令美國政府及其他受牽連的國家尷尬不已。事發後,維基解密董事與發言人阿桑奇(Julian Assange)受報復被捕,可說是必然後果。

 

  事件發生後,美國費城的一份大報Philadelphia Inquirer報導了美國前反恐主管Richard Clarke(曾任布殊和克林頓的反恐總指揮,強烈反對美國入侵伊拉克)的一些看法,值得與讀者分享。

 

  Clarke指,維基解密事件令人震驚之處,並不在於它所洩露的機密資料,而是事件反映出電子戰爭(Cyber warfare)的威力。事發後,多家跨國企業停止為維基解密提供服務,引發支持阿桑奇的網上無政府主義者(Cyberanarchists)群起攻擊這些跨國公司,癱瘓這些公司的網頁。然而,這些攻擊與將來可能發生的真正電子戰,不能同日而語。

 

  Clarke認為美國對電子戰爭的防禦力比俄羅斯和中國低得多,原因之一是美國太開放。現時美國幾乎所有關鍵設施都依賴電腦系統運作,包括一切交通系統(火車及機場)、電力供應、醫院、輸油系統供應鏈、銀行、股市及國防衛星等,可說是由電腦網絡主宰一切;若別國將美國這些關鍵性設施癱瘓十五分鐘,其破壞力已等同擲下一原子彈。

 

  第二個原因是美國暫時沒有足夠的防衛力以防範電子戰爭。首先,中國人和俄羅斯人本身數理能力較佳,其駭客的技術亦較高超和精湛。目前不時有俄羅斯駭客入侵美國的銀行戶口等,可說只是trial run──小試牛刀而已,若他們真的發起電子戰大舉入侵美國公司的話,美國三千多間科技公司(包括Cisco)都可能被入侵。據說,美國五角大樓正在發展抵禦電子戰的技術,自09年10月1日起由美國US Cyber Command(網上防衛)所統籌,但始終未有有系統的軍事策略去預防電子駭客。相對下,有指中國已建立了Cyber War Military Unit(電子戰爭軍事組織)。

 

  觀乎以色列入侵伊拉克期間所用的核電技術系統,已是非常精密的技術,美國隨時會受到同樣程度的攻擊,因此,美國實在應該提升全國對電子戰爭的防衛,跟電力公司及互聯網服務公司合作,加強這方面的研究,不應掉以輕心。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更多鐵娘駕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