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2
太古城住37000人,8個太古城又住37000人?
現在太古城住了37000人,但有份報告話8個太古城,都是住37000人,條數點計?
過去一個星期,突然間多了許多關於粉嶺高爾夫球場的消息,其行政總裁接受電台訪問,有傳媒老總被邀去參觀,有富豪會員開腔力撑,又請過氣政客做公關,就是怕政府收回球場。
當然啦。
一個只有約2600會員的球會,享受著172公頃的土地,每年只是象徵式給1元租金,另加1000元地租,享受著超豪特權。
打公關戰,就是要保住特權。
不錯,是1元租金,1000元地租。
當你住在一個500平方呎的單位,每年交的地租都要過千時,172公頃土地才交1000元,這個是甚麼道理?
政府為何特別優待他們?以往做了,算;之後再來,怎向市民交代?怎向住在劏房的人交代?
172公頃是個甚麼概念?即是9個維多利亞公園,或是8個太古城。
當全港市民都在捱貴租、給地產霸權魚肉時,還要變相讓他們享受珍貴的地產資源,這是甚麼道理?
故事先由2013年講起,當時政府推行新界東北發展方案,遇到強烈反對,有環保團體提出若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2/3土地,以後及加埋特首粉嶺別墅,將釋放出120公頃土地,而且是熟地,即有水電污水處理和交通連接的土地,估計可居住80000人,若果成事,便不用發展東北。
即使那裡真的住進80000人,也不能解決香港現時土地供應和房屋供應問題,故發展新界東北仍是重要。
當年,政府為了回應民意,承諾檢討私人遊樂場地契約政策。搞了幾年,卒之提交一份顧問報告,提出「全面」和「局部」發展兩個方案。
叫人氣憤的是收回32公頃的「局部」方案去建屋,只容納13000人;那個「全面」方案更離譜,只容納37000人。
太古城共有61幢大廈,根據2011年本港人口普查,太古城共有36796人居住。請問粉嶺高爾夫球場有8個太古城的面積,怎可能又是得37000人居住?
再以政府正在力推的洪水橋發展區為例,220公頃上預計可住22萬人,那麼,172公頃的粉嶺高爾夫球場為何全面發展也只可住37000人?
這份由民政事務局負責,顧問公司做的報告,怎會有這個結論?報告令人有錯覺,以為即使收回全部用地建屋,也不是有很多單位。
報告明顯有所保留,即使不是蓄意隱瞞,也是刻意低估。若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解釋不清不楚,肯定令人認為你和政府又一次向權貴跪低的表現。
有會員話「香港大把地可以起樓,唔使攞球場開刀」,對,不拿你開刀,那麼你們每年交回市值租金又如何?
一個只供富豪權貴玩樂的會所,那個行政總裁竟厚顏無恥的說「(球場)唔係香港最後一塊土地…點解唔可以填海」。當香港仍有十數萬人住在劏房時,你還好意思說這樣的話來!
又有人列舉粉嶺高球場的價值,例如每年的國際賽事吸引不少遊客。對不起,相比渣馬,既不霸佔土地,每年不也是國際盛事?而且參與人數比高球賽多,也有不少外國跑手,怎麼計你的價值比別人強?
那個行政總裁又說「粉嶺高球場是屬於香港人嘅高爾夫球會」。對不起,粉嶺高球場怎可能是屬於香港人呢?
一個會籍35萬元,而且是應邀入會的,又要輪候20年,試問球會是屬於哪些香港人的?
粉嶺高爾夫球場有3個18洞球場,每日只開放其中一個球場予公眾人士使用。據稱,每年香港人打了42萬rounds高爾夫球,當中12萬屬於粉嶺高球會,約佔1/3。粉嶺高球會有40%使用是非會員打波。
這個數字肯定大有水份。甚麼叫一個round?應該是1次打18個洞叫一個round。
我跟你計計數,一個人平均每次打一個 round要兩小時,一年12萬個round,即平均每日有328個人打。那裡有3個18洞場,即平均每個場每日有約110人打,由晨早6時起至下午5時,每小時有10個人起桿,請問怎打?球場不都是人,球道上不都塞死?
數字不騙人,我認為有水份多的是。
12萬個round 的數字,看似很多,都是為了證明球場的價值。好,請問40%使用者是非會員打波背後,實際有多少個人?打了幾多round?
再請問另外60%使用者的會員背後,實際又是有多少個人?又打了幾多round?
一年裏,究竟總共有幾多個香港人在裏面打波?不是人次,是個人。
有37000人嗎?
《說說心理話》心理急救II:幾個徵兆辨認身邊人需要心理支援!點樣對情緒進行急救、自我照顧?專家分享穩定情緒小練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