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01-28

伊夫•克萊因︰「紅」出於藍

倫敦佳士得2012年6月「戰後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會

伊夫‧克萊因(1928-1962)《藍色玫瑰 (RE22)》1960年作

Yves Klein (1928-1962) “Le Rose du bleu (RE 22)” (1960)

乾顏料 合成樹脂 天然海綿 卵石 畫板78 3/8 x 60 x 6 3/8 吋 (199 x 153 x16 公分)

成交價︰36,779,111美元(藝術家世界拍賣紀錄)

© 圖片由佳士得提供

 

  顏色,在畫布上演繹藝術家的內心世界,表達他們細膩的思想。在每一位藝術家的創作生涯中,都會對某種顏色產生獨特的見解,如在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的創作中,紅色代表生命;而法國戰後藝術大師伊夫‧克萊因在短短34年的人生中,他將哲學思想融入顏色和藝術創作當中。在他去世前兩年創作的《藍色玫瑰 (RE22)》,不但是他的代表作,更凸顯克萊因對藍、金和紅的理解。

 

  克萊因最知名的創作都是以藍、金和紅色為主,他常用的深藍色更被命名為國際克萊因藍(International Klein Blue (IKB))。克萊因的著名創作中,單色創作及海綿浮雕皆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元素。克萊因的海綿浮雕使畫作更加立體,讓抽象的圖像變得引人入勝。透過凹凸不平如火星地質的畫面,克萊因讓觀者與畫面進行一場內在的對話,使觀者感受到顏色、宇宙及空間的深度、廣度及本質。於1960年作的《藍色玫瑰 (RE22)》蘊含克萊因創作的主要元素和風格,也標誌著他創作生涯的最後階段。其中包括12幅以玫瑰紅為主色的海綿浮雕,當中以《藍色玫瑰 (RE22)》為最大尺幅且最具影響力。該畫作曾在多個克萊因展覽中展出,突出了該畫作的代表性。

 

  在《藍色玫瑰 (RE22)》中,克萊因選擇以玫瑰紅色為主角,使觀者聯想血、肉以及宗教中象徵血的聖酒之顏色,令此作品渲染著物質性和肉體性的特質。在克萊因的創作中,紅色、藍色及金色分別象徵物質、非物質和不朽。同時,克萊因認為,這三種顏色也代表火的顏色:藍光的火漸漸地變成金色,在火舌中呈現了紅或粉紅的火光。克萊因曾以宗教概念形容此三種顏色的關係,金色是聖父,聖子為藍色,而紅色作聖神,暗示了三為一體和三者平等的重要性。《藍色玫瑰 (RE22)》的畫作名稱顯示了藝術家對顏色的理解,以及藝術創作的中心理念。甚少給畫作命名的克萊因,以藍色和玫瑰作此畫作的名稱,代表他從藍、金色為主的藝術創作,再次轉變以紅色為作品主色調的過程。

 

  克萊因的創作猶如一齣戲劇,充滿故事性;宛如一本小說,令人忘懷。顏色看似簡單,卻富含藝術家對宇宙的體會,引導觀者進入藝術家神秘、繽紛的色彩哲學世界。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垃圾徵費暫緩,未來將繼續推廣回收及減廢,你認為幾時先係垃圾徵費嘅時機?► 立即投票

更多名家名畫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