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02-15

劉煒︰認真的潑皮

香港佳士得2012年11月「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會

劉煒(生於1965年)《禁止吸煙》, 1998年作

估價︰港幣3,500,000 - 5,500,000

成交價︰港幣5,420,000

© 圖片由佳士得提供

 

  20世紀末,中國正經歷經濟和文化的改革,使許多前衛藝術家轉而創作較私密和具隱喻的作品,意圖揭露生活的實況及反思。劉煒正值當時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畢業,其創作風格也受到周圍的氛圍影響。劉煒身為第一批進軍國際藝術展的中國藝術家,其作品顯露出90年代以後正在改變的中國新生代價值觀,反映出中國經歷政治局勢的改變,經濟環境的波動以及文化重建所形成的社會現況。90年代初期,劉煒的《革命家庭》系列,以鮮明的筆觸批判和政治局勢。到90年代末期,劉煒的作品開始朝向「潑皮」的方向發展,不再關注政治和批判,轉而專注日常生活的真實狀況,描繪中國傳統文化中壓抑已久的情感衝動。《禁止吸煙》系列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

 

  《禁止吸煙》系列是劉煒1998-1999年的代表作。骷髏頭圖像、粉紅色調以及英文字句是這系列作品的風格特色,屬於劉煒在90年代末的創作標記。作品嘲諷意味濃厚,形象扭曲,是劉煒以心象作畫,反映他對現實社會墮落的觀感。創作於1998年的《禁止吸煙》,畫作中怪誕的形象以及膨脹的肉體是劉煒刻意描繪的腐糜美學,要呈現潰爛之美勢,必得消融皮肉之間的分野。刻意使顏料滴漏於畫布上的技法,粉色佈滿整個畫面,是劉煒捉住觀眾目光的第一步。怪誕的形象、起泡的嘴唇,以及浮腫的手指是劉煒刻意描繪的腐糜美學,顛覆粉色於大眾心理的形象。狹小和失去對焦的雙眼表達其對世道的不屑一顧,加上叼煙形式強調描繪對現實社會裏離經叛道的戲謔形象。劉煒以畫中人物鬆散平凡的形象,隱喻急速轉變的中國資本主義,以及消費社會的精神墮落幻滅之情緒。

 

  劉煒的腐糜美學讓人聯想起20世紀初期的表現主義。表現主義反映人類對社會危機的心理狀態,充斥著孤寂、禁忌、悲觀以及病態的主題,尤其喜以「人」為主題。在《禁止吸煙》系列創作中,劉煒一改早期創作形式,轉為表現主義的創作手法。在畫作中,骷髏頭跟「No Smoking」與「No fire」的英文標語重複出現,這些都是劉煒企圖將圖像符碼轉換於藝術語彙的表現。

 

  在90年代後期創作的《禁止吸煙》系列是劉煒創作轉變的重要代表作品。劉煒身為前衛派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在混亂時期的時代社會下,以腐化肉體的顛覆美學,傳達心中的主觀情感,其中所代表的是他對當代社會的看法,而觀者所感受到的則是他畫中所內含的不安、混亂、以及無可控制的情感與力量。這幅1998年的《禁止吸煙》作品是少數劉煒突出表現主義的作品,因此更加彌足珍貴。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名家名畫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