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6
【致疫情世代】害怕失去造就更多輸家!Z世代要如何Be water抓緊機會?
六月《時代周刊》以疫情年輕世代作為封面故事,報道2020年畢業生的痛苦:他們手上沒有任何牌可打;他們的未來將不會是彩色,而是黑白;他們將會成為這次疫情中的最大輸家。
年輕的Z世代(大約在1995~2005年出生的人),應該重新為他們命名為「疫情世代」(Generation Pandemic)。因突逢瘟疫襲擊,這個世代要在Zoom等社群或遠程會議Zoom平台上課、舉行畢業典禮;用抖音、Telegram溝通;一夕之間不但丟失了實習或新工作,還要擔心失業的爸媽;不知道何時可以回學校上課,無法完整擁有上一輩的人告訴他們的「大學四年是人生最快樂的時期」,懷疑自己能否念到畢業,之後多久才能自立。
2020年畢業的人,會有一種集體認同意識,而且是不愉快的回憶,也失去了找到好工作的機會,跟2008年金融海嘯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僧多粥少之下,給年輕人的招聘幾乎不再會有,這將會永遠改變這世代,成為永久的烙印,我們會處於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這才是真正的全球危機。
低學歷、低工資、女性、新移民更加是最容易受到疫情影響的群組。過往的研究都顯示,年輕人如果失業超過一年,就會愈來愈難找到工作,畢竟一整年求職都沒有人請,下一間公司的老闆更會懷疑你的工作能力。
強者愈強,弱者恒弱,是歷史不變的叢林法則。早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全球化就已經出現了裂痕,幾十年來一直統治著世界經濟的開放貿易體系已受到金融危機和美中貿易戰的損害。資本收縮態勢加劇,科技全球化的時代正在遭受嚴重挑戰。
之前空前繁榮的技術、資本、人才交流,因為資金斷鍊打窒,世界也不再是原來那個世界了。我們應該要問,這次人類危機是否動搖所有的慣性?疫情之後這世界還是過去那個正常的世界?還是一個全新秩序?
這次疫情將以摧枯拉朽之勢,讓本該3至5年才能完成的變化,在短時間內席捲而來,這是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的一次全面大體檢,催促我們全面調整自己。
害怕失去的恐懼造就了更多輸家。
《孫子兵法》說:「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而取勝者,謂之神。」這就是Be Water。
所以目前所能做的事,就是鼓勵Generation Pandemic疫情世代的年輕人向外流動,美國、英國、香港、台灣、日本市場廣闊,法規成熟,往往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可以在全國複製,甚至到全世界複製。
為甚麼大部分人做不到,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未能做到「先謀一時,再謀一世」。一般人會蠢到相信未來或許會改革,一定會改善。我也不認為有任何V型反彈,不會有「報復性消費」,只會有「報復性存錢」。
全球經濟至少要到兩三年才能夠恢復到以前的水準,若國際合作瓦解,一切將會碎片化。但是這個未來是甚麼時候?5年?10年?假如是15年後呢?年輕人的美好歲月早過去了,那時候再改善,與你何干?
年輕不應是固化,年輕人需要自由,需要無拘無束,Be Water沒問題,但需要為未來的不確定性做一個風險兜底,當下,就是一個兜底。
《說說心理話》心理急救II:幾個徵兆辨認身邊人需要心理支援!點樣對情緒進行急救、自我照顧?專家分享穩定情緒小練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