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03-31

老闆壓力不比打工仔少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關乎到社會上每個人、每個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然而在近兩年,無論是內地還是港澳地區,居民都逐漸感覺到這些基本生活所需品的價格在不斷上升,我經常聽到一些市民有這樣的抱怨,「甚麼都在升,就是工資沒有升。」

 

  作爲一個老闆,我不得不說,其實商家也在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租金上漲等等營運問題,老闆的壓力亦不會比普通打工仔少,導致這個壓力的來源就是「通貨膨脹」。

 

  在今個月召開的全國人大會議及政協會議之上,《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是兩個全國人民,以至世界都關注的重點。而在會議中,我瞭解到政府已經充分意識到通脹問題的嚴重性,若通脹問題控制得不好,不但影響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部署,更嚴重的是會影響到社會民生。

 

  公衆對通脹問題苦不堪言,國家抑制通脹的方法及力度將會逐漸加大。政府通常會透過抑制過量的現金流,增加食品供應,改進分配制度,加強市場監管等措施,去調控經濟發展的速度。而其中,透過金融政策去調控,已經成為重要的調控手段。自2010年開始,央行已經先後八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自去年十月以來三次提高利率,對通脹及經濟發展作出調控。有經濟報告分析,存款準備金率的提升,已經增加了銀行的一定壓力,但利率則尚有調整空間。報告預期,在今年年中之前,仍有三次利率的調整。若通脹獲得適度的壓抑,而不超過5%的話,那麼抑制通脹的政策並不會太苛刻。不過,一旦通脹率超過5%,預期政府會放慢經濟發展的步伐,寧願調整經濟發展速度,亦不能讓泡沫惡化。

 

  在壓抑通脹的同時,政府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亦強調未來幾年的發展,經濟質量的增長比經濟速度的增長來得更重要。因此,壓抑通脹將是政府未來工作計劃的重點,即使放緩經濟增長,亦要以經濟質量為先,務求為十二五藍圖的落實,打下堅實基礎。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垃圾徵費暫緩,未來將繼續推廣回收及減廢,你認為幾時先係垃圾徵費嘅時機?► 立即投票

更多議會內外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