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2-01-30

冰雪風光攝影

  隆冬季節,很多攝影愛好者會甘願冒嚴寒去拍攝潔白晶瑩的冰雪世界。

 

 

  冰雪攝影與常規的攝影有很大區別,其技術難度不小,須克服嚴酷環境、掌握一定的拍攝方法。

 

攝影器材的準備

 

  在冰天雪地中拍攝,首先要具備能夠抗寒的攝影器材。在非常低溫下,很多攝影器材都會出現問題,最常見的故障是:

 

  ◇在–10℃以下,電池效能大大降低,電子相機很快就會耗盡電力而「死火」;

 

  ◇當氣溫低至零下二、三十度,一些機械相機的快門和光圈會被凍結,不能開合;

 

  ◇如果鏡頭的密封性不佳,變焦環和對焦環進了水汽,可能會被凍結不能轉動。

 

  因此,冰雪攝影的器材和配件時必須考慮以下因素。

 

照相機

 

  ◇過去一般認為不用電力的機械快門照相機比電子照相機更適應低溫,但如今新型的專業數碼相機抗寒力極強,只要用適當的方法保溫,—20至—30℃完全可以對付。通常是愈低檔的相機其抗寒能力愈差。

 

  ◇多數現代照相機的潤滑系統已經有較好的溫度適應性,只要做足防寒措施就可以了。有一種防雨雪的相機保護套,可保溫,順便把手也暖和了。

 

相機電源

 

  ◇應使用耐寒的電池。不同種類的電池耐寒程度不同,耐寒力的強弱依次為:充電鋰電池、普通鋰電池、碱性電池,其它種類的電池則不宜在低溫下使用。

 

  ◇為了使電池保持溫度,可帶備戶外活動用的發熱暖包,貼在相機的電池倉部位。這類暖包一般可保持在40℃半天時間。可能的話,使用延線外接電池,將電池貼身攜帶,這是最長久的解決辦法。

 

保護相機和鏡頭

 

  ◇鏡頭的密封性要好,以防沾了雪溶化時入水。

 

  ◇在冰雪環境中盡可能不更換鏡頭;不得已須換鏡時,則要避免冰雪進入相機和鏡頭內,溶化成水滴會損壞器材。特別是在使用數碼相機時更須小心,雪粒一點也不能掉入機內。

 

  ◇在嚴寒中拍攝後,如果要進入溫暖環境,須事先將相機和鏡頭清去積雪裝入相機袋中蓋好,否則一入室內,鏡頭就會返潮形成水珠;反之,由室內走出室外,也要有一段時間使器材接近環境溫度,才拿出來使用。

 

拍攝冰雪風光的要領

注意曝光補償

 

  冰雪攝影的難點在於準確曝光。

 

  許多人拍攝冰雪景色時,以為因為冰雪的亮度很強,一定容易曝光過度。殊不知拍攝出來一看,明亮晶瑩的冰雪幾乎都變得一片灰暗,曝光嚴重不足。其實正好相反,拍攝明度甚高的冰雪更應增加曝光量才能再現出其真正亮度。

 

  因為我們的相機測光系統是按照中間色的亮度設計的,如果遇上特亮或特暗的物體測光就會失準。因此當你用相機的自動曝光來拍攝冰雪,就一定要注意用補償曝功能,須增加一級左右的曝光,才能拍攝出明亮的效果。

 

  當然,有一些情況可當別論。如果明亮的冰雪與許多顏色深重的景物 (例如藍天、巖石、樹木等) 交錯在一起,此時畫面裏的明暗之和已達到中間色階的明亮度,便不必增加曝光了。

 

拍攝出冰雪的韻味

 

  冰雪風光最動人之處就是那銀妝素裹、雪亮冰晶的感覺。在冰雪下,大地上的凌亂和繁雜都被掩蓋了,顯出一派潔白和諧,一派恢宏氣勢。而晶瑩的冰掛、純潔的霧淞,又予人精緻玲瓏、亮麗閃爍的特殊質感,拍攝冰雪風光,主要就是著力於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向組織畫面,最容易出效果。

 

 

  實際上,雪地無論是色彩還是形狀往往都比較單調。要善於利用起伏的景物可去破除形狀的單調,因此要重視處理樹林、房屋、人物等在雪地上的構成關係;並且注意在白色世界中表現出黑、白、灰乃至色彩的變化,才能達到一定的視覺豐富性。

 

 

  在微觀方面,則要很注意質感的表現,否則你就浪費了冰雪獨有的質地美感。而要表現出這質感美,光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拍攝冰,在逆光下,冰會顯得特別晶瑩通透。

 

 

  表現質感有賴於曝光的準確度。曝光過度和不足,都會使影像損失層次,影響質感的表現,必須以準確的曝光,才能把質感表現得最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垃圾徵費暫緩,未來將繼續推廣回收及減廢,你認為幾時先係垃圾徵費嘅時機?► 立即投票

更多一哥教攝影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