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01-07

考驗耐性的2014

 

  踏入2014年,恭祝大家萬事如意、身體健康﹗

  千呼萬喚始出來,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終於在聖誕前宣佈由今年1月開始每月減少買債一百億美元,送市場一份聖誕禮物。以禮物來形容並不是說市場渴望退市,而是擾攘了多時的不明朗因素終被掃除。其實投資者早已為美國退市作好準備,只是一直被聯儲局似退未退的態度所影響,因此,今次的公佈是一個好消息。再者,伯南克在其任期尾聲承諾低息環境不變,給大家在退市之餘一顆定心丸。


  投資環境與2013年不會有太大分別,策略上與2014年筆者過去數月建議一樣,簡單說以成熟市場股市和貨幣為重,債券價格轉趨平穩,市場對高息債依然需求龐大。


  較難觸摸的非內地股市莫屬。2013年受惠資金由債市回流股市,環球股市有兩成地區錄得升幅,而且升幅達雙位數的不計其數。偏偏內地股市屬於令人失望,還未計及自2010年起,已連續4年大幅跑輸。踏入2014年當大家滿心期待開紅盤時,上證指數延續去年12月頹勢連跌兩日。雖然不應以兩個交易日的表現便下判斷,但投資者對於內地股市能否扭轉弱勢實在充滿問號。


  無可否認,當時有幾個現象限制了內地股市短期向上爆發的機會。首先市場上的投資者對於內地股市和經濟前景的看法是南轅北轍。驟眼看,在三中全會過後,大部份的分析和預測都認為內地改革方案將利好股市走勢,但細心一想,這些樂觀的聲音全都是來自離岸的。相反,若大家有機會接觸在岸的居民或商人,不難發現他們十居其九對於股市前景十分悲觀。過去幾年的慘痛教訓已令絕大部分人對股票失去興趣和耐性。從他們的角度,投資在房地產、藝術品、糧食以至比特幣(Bitcoin),回報都比A股好。

 

  這是關鍵所在,由於內地股市並非開放市場,外資佔有率不高,但內地散戶卻佔七成。因此無論外資如何唱好A股,若內地股民仍如此悲觀,要在短期內扭轉現時的供求關係並不容易。在歐美,基於寬鬆貨幣政策和經濟復甦,無論機構或個人投資者都抱著逢低吸納的心態,因此股市長升長有。相反,內地以至香港的投資者都等待趁反彈後減持手上多年的「蟹貨」,試問沽壓又怎會輕﹖

 

  另一方面是中央的貨幣政策。自2009年起,內地以宏觀調控壓制經濟泡沫,尤其擔心房地產市場失控。這令貨幣供應(M1和M2皆是)增速減慢。一方面官方抽走市場流動性,另一方面投資者亦紛紛把資金投放至樓市以至海外。股市成為最大受害者。即使中央新領導班子積極推動金融改革,希望改善股市氣氛,但由於對房地產市場過熱的忌諱,過去推出的一連串政策都以固本培元為主,目光較長遠,而並非像往時以銀彈帶來短期成效的特效藥。因此要吸引資金對股市重拾興趣,估計還需一段時間。

 

  有留意筆者文章的應該記得本人是內地股市的好友。筆者看今天的內地股市處於牛市初期,機構投資者在累積持貨,零售投資者卻信心不大。股市表現較為呆滯,長期在低位徘徊,令大家失去興趣。但回顧過去每項資產價格的週期,有能力捱過這耐力挑戰賽的往往有豐厚回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WoW WoW星期三:健康網購產品低至$99 (只限今天)► 火速行動

更多財富非常道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