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08-07

資金回歸中港股市

  踏入下半年可謂多事之秋,以色列跟巴勒斯坦血腥衝突、烏克蘭、俄羅斯局勢緊張,致命的伊波拉病毒,接二連三的天災人禍,市場環境充斥著不明朗因素,成為投資者沽貨避險的藉口。而一直強勢的歐美地區淪為被拋售的主要對象,股票和債券均出現顯著調整。究竟今次是健康調整還是強弩之末﹖

 

  過去數年金融市場受貨幣政策主導並脫離實體經濟已是不爭事實,因此各大央行的貨幣政策方向正是關鍵。美國聯儲局剛於上周公佈7月份議息結果,一如預期,買債規模進一步縮減至每月250億美元,而聯邦基金利率則維持在0-0.25%不變。市場關注的是聯儲局加息的線索。按此速度,買債計劃將於本年10月結束。但自從聯儲失業率及通脹目標兩個硬性指標數字被放棄後,大家明白美國對於加息仍然相當有戒心。

 

  以今次議息聲明為例,首次指出勞動力資源顯著利用不足 (Significant underutilization of labour resources)。換個說法是即使失業率已跌至6.1%的6年低位,聯儲局仍未感滿意。而另一方面,雖然通脹預期回升,但仍低於2%的目標。歐洲央行將於本周四議息,筆者預期不會有大動作。簡單來說,歐、美和日之主要央行在年內將繼續維持極寬鬆和低息貨幣政策,投資市場仍舊「馬照跑,舞照跳」。

 

  巨額籌碼並沒有離開過賭桌,資金只是在玩音樂椅。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歐美股市大幅跑贏亞洲市場,令主要投資在內地及香港股市的大家有點不是味兒。要解釋此現象的原因已屢述,我們應該留心音樂何時才停在內地及香港股市上,而這情況好像在靜悄悄地發生中。

 

  筆者上月對於上證綜合指數2,200點的短期目標已達,如今趁歐美股市調整情緒稍為冷卻,對於內地及香港股市前景仍抱有懷疑的投資者是時候再檢討一次。

 

  過去一個月,習李班子推動金融及經濟改革的渦輪仍保持快速轉動。各大國企的重組方案陸續出台、擴大引入民間資金範圍、加快棚戶區改造、四大銀行發行優先股漸見眉目。而擾攘了近半年的萬科B股終於成功轉至香港主板掛牌,轉板後累積升幅超過3成。整個B股市場的成交及表現亦被帶動了,深圳B股已升穿了歷史高位。

 

  筆者認為內地政策支持了股市氣氛改善,除了有助中小企融資及帶來財富效應外,更重要是幫助樓市降溫。內地曾多番推出宏觀調控和辣招,亦無法控制資金湧至房屋市場,其中一個原因是內地資金苦無出路,又不敢踏進股市,唯有買磚頭增值。如今樓市稍為冷卻,若股市氣氛持續改善,資金自然願意由樓市回流,因此筆者預期有利股市表現及氣氛。

 

  內地股市還只是2007年高位的三分之一,歐美股市卻站在歷史高位,只要東風一到,環球資金樂於回流作長線部署。由於QFII額度有限,滬港通成為資金走進內地股市的最佳渠道,本港股市將直接受惠。觀乎現時資金流向及政策走向,今次內地及香港股市的升浪可能比大家想像中長。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垃圾徵費暫緩,未來將繼續推廣回收及減廢,你認為幾時先係垃圾徵費嘅時機?► 立即投票

更多財富非常道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