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10-08

港股沒有資金流走

  恒生指數於八月尾升至25,000點時,市場牛氣沖天,大家都嚷著趁調整時要大手掃貨,普遍認為香港股市難出現大幅度調整,牛證最近被殺過遍甲不留便可見一斑。恒生指數在九月份大跌了1,800點,一半的跌幅是在9月25日之後發生的。同一時間內,港元匯價亦呈現弱勢,美元兌港元由7.7512大幅上升至7.7693,幅度也接近200點。過去一段時間內,港股跟港元匯價的相關性是正的,表示港股下跌的同時,港元亦會轉弱。到底資金會否大規模流走呢?

 

  香港實施「聯繫匯率」制度,令我們的貨幣政策跟美國聯儲局捆綁在一起,因此港元的走勢在其他海外投資者眼中,跟美元沒有分別。當然,在講求相對值的外匯市場內,美元兌港元也存在一定的波幅,但在數值上應該較其他非美元貨幣來得穩定,除非港元的基本因素出現根本性的改變。

 

  其實投資市場的生態永遠都不停重覆著,一直期待著的調整出現了,但又怕它會再跌,到調頭回升時又大嘆錯失良機。

 

  港元現價仍是偏強的,今年2、3月時,正當中國的經濟數據轉弱時,美電也曾上升至7.7670。再看遠一些,自2004年至今,美電在2007年最高曾見7.83,2008年10月金融海嘯發生時,美電徘徊於7.80以上。在聯儲局推出救市措施及QE後,港元轉強及美電回落至7.76。自2012年至今,美電大部份時間在7.76以下,因此筆者相信沒有資金大規模撤離香港市場。

 

  最近香港的內部問題令投資者心理上有所忌諱。然而香港大部分經濟和金融活動仍運作正常,股市交易暢順,環球資金並無撤出的跡象。再者,現時恒生指數裏過半市值都是中國公司,這些國企的業績不會因為香港內部問題而受影響。甚至大家一直最期待的「滬港通」亦不會因此而取消,可見大方向沒有改變。就在香港動盪之時,中國上證指數卻在一直向上突破,牛氣未改。連大批金融H股相對A股的溢價,也在近期因港股下跌而大幅收窄,這將減低H股上升的阻力。近年來,中國股市對於港股的影響力和關聯性已超過了美股,A股的走勢更關鍵。

 

  外圍市況當然以美股為領頭羊,市場一直被美國加息的陰影困擾。上週五公佈超預期的非農業新增職位及2008年後新低的5.9%失業率,將這種憂慮進一步升溫。美元近期之強勢把各主要貨幣匯價、貴金屬,以至高息債券的價格推入谷底。相對地,美股的跌幅十分溫和,標普500指數現時比起歷時高位只是下跌了2.5%。美國聯儲局一再重申,美國只有在經濟活動轉強的大前提下才得以加息,美國企業盈利前景理應不錯,美股跑贏其他資產的機會仍較高。上週五美國經濟數據公佈後,投資市場的反應是一個不錯的例子。

 

  以筆者所經歷的「偶發事件」event risk來推算,市場的基本因素並未改變,這次港股的調整是機會多於恐懼。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本港水費近30年不變,水務署表示有需要調整,以改善經營狀況,你認為加水費可否接受?► 立即投票

更多財富非常道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