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5-02-04

貨幣戰干擾市場升跌

  踏入1月份環球各大央行都在為自己的貨幣政策和經濟的前景而積極入市,但方法卻很不相同。美國聯儲局上週議息後的措辭對經濟前景仍相當樂觀,繼續叫市場對加息保持耐性,似乎加息已經勢在必行,只是時間的問題。另一邊廂,歐洲央行終於落實推行其QE計劃,每月買債600億歐元至明年9月,總額超過1萬億歐元。  

 

  歐美兩大巨頭的貨幣政策已對較小的經濟體造成嚴重影響。丹麥央行於兩週內三度減低存款利息,加拿大央行也突然減息四份一厘,就連過去政策一直較穩定的新加坡也決定降低坡元的浮動區間。明顯地,大家都希望透過貨幣貶值來保持競爭力和避免通縮。瑞士央行更在歐洲央行議息前宣佈放棄對歐元的上限,令瑞士法郎兌美元在一夜之間大升三成,嚴重打擊出口。姑勿論各央行背後的原因如何,由歐、美和日發起的貨幣戰已不宣而戰。  

 

  可以預期今年匯價的走勢將比2014年更波動,投資者需注意於海外投資時所引申的匯率風險。理論上,全球低息環境將繼續支持金融資產價格,包括股票和債券,但匯價上的變化卻可以蠶食回報。舉例去年投資德國股市全年上市2.6%,歐元兌美元卻下跌了12%;新興市場匯價更波動,俄羅斯股市去年下跌7%,其貨幣就暴跌46%;即使較安全地做人民幣一年定期有3至4厘,也被人民幣兌美元貶值的2.6%抵銷了。  

 

  貨幣戰的漣漪效應將擴闊,美元獨強的趨勢上半年將難以扭轉,投資者選擇非美元或港元資產時盡可能對沖匯價風險。  

 

  經歷了1月份的大上大落後,2月份中港股市將轉趨平靜。中央刻意調控A股市場過熱的投機情緒,臨近春節加上新股凍資近2萬億人民幣,市場銀根將較緊絀,上證綜合指數在3,000點附近才有較大支持。但今次調整將是入市良機,緊接春節過後將舉行人大政協兩會,預計金融改革及「一帶一路」等政策細節會陸續出台,股市氣氛將有望回穩。  

 

  環球利率趨勢愈走愈低,現時瑞士、丹麥、瑞典、德國、奧地利和荷蘭的5年期國債孳息皆出現負利率,資金將被迫追逐高息資產。受個別內房股的負面消息影響,1月份內房債券價格亦被拖累,今次是投資背景雄厚和現金流較強內房債券的好機會。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更多財富非常道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