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5-04-09

冷卻廣東道,熱爆港交所

  三月初內地兩會閉幕後內地及香港股市表現乏力,正當大家擔心升浪就此結束時,內地那種浪接浪的經濟金融改革攻勢把投資者的憂慮一掃而空。

 

  籌備多時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進入直路階段,最後有44國家和2個地區申請成為創始會員,其中包括較具影響力的英國、德國、俄羅斯和澳洲。從政治層面看,中國可借亞投行與由美國主導的世界銀行和由日本主導的亞洲發展銀行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在這框架下,未來中央政府以致內地企業在環球投資建設不但可較易取得融資,還可改善在各大國及國際社會間的公信力和認受性。

 

  一切應該發生的事就好像都在適合的時間出現,亞投行的成立,正正配合了國家主席習近平在3月底海南博鰲論壇宣佈「一帶一路」的投資規模和藍圖。據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胡懷邦透露,中國政府為「一帶一路」的預算為8,000億美元。亞投行的成員國大都牽涉在「一帶一路」的規劃當中,因此亞投行的地位與成敗將是「一帶一路」發展進程的關鍵。

 

  由習近平首次提出「一帶一路」到現時為止,進度尚算暢順,因此最直接受惠的鐵路和基建股份已飈升。如果未來發展仍在軌道之上,筆者看下一波最受惠的行業必然是資源業。過去中國資源板塊一直飽受產能過剩煎熬,今次「一帶一路」規模之大,對鋼鐵、水泥、銅、鋁等建設資源的需求將大增,這是中國把產能過剩出口的最好機會。

 

  筆者說內地的攻勢是一浪接一浪,是因為其政策並不只限於概念,而是立竿見影的行動。中證監於3月底發佈,由3月30日起,容許沒有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資格的公募基金,透過港股通買股票,即是說現時內地725隻公募基金共1.4萬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即日已可投資港股。此政策的影響力大家有目共睹,過去四個交易日(3月30日至4月2日)香港股市每日平均成交1,312億,相比年初至政策公佈前(1月2日至3月27日)的839億大增56%。港股通的使用額度亦由每日不足4億倍升至20億。

 

  說時遲,那時快,在復活節假期後的首個交易日,受到北水南調的沖喜,恒生指數大升962點,大市成交額更創2,000億港元歷史新高,有過280支股票上升幅度在10%以上,港交所(388)衝破200港元大關,收市報220。承接昨天的漲勢,恒生指數在9號開市後亦狂升1,500點,市場狂態畢現,進入大上大落的模式,H股備受「炒落後」的資金追捧。

 

  誠言自習近平上場推動開放金融市場和滬港通後,相信大部份人亦同意內地及香港股市全流通是指日可待之事,關鍵只是誰願意付出這耐性。如今以這步伐和方向,短期內可發生的好消息還有相當大的空間,如深港通、兩地基金互認、內地股市納入MSCI指數。影響股票價格最簡單的莫過於供求關係,而上海、深圳兩地每日成交過萬億元人民幣,現時香港的基數大概是800億元港幣,是香港的十多倍,內地及香港股市邁向開方之路,對港股是利是弊已不用多說。

 

  再者,上證綜合指數由去年1,900附近的「建國底」至今已上升超過1倍,市盈率達19倍,相反國企指數同期只上升了30%,市盈率只有9倍。雖然筆者相信A股仍處於牛市,但H股上升的誘因和空間比起A股更大。加上中央政府接二連三打通內地及香港股市的政策,實現了兩地股市差價和股值收窄的概念。

 

  第一季度環球央行的貨幣政策和利息走向已得到確認,而中國兩會後經濟發展的大方向不變,加上公司業績期已過,第二季將是香港股市爆炸性上升的最好時機。 「Stay Invest!」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更多財富非常道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