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2023
葵涌邨垃圾房的Art Corner:生活的藝術?藝術的生活?追求美只是人類的天性
藝術源於生活,更高於生活。這句話簡短,卻不簡單;但每每談及藝術,似乎總能牽扯到十萬八千里遠。藝術確實有高度,但回歸本質,便是對情感、思想表達的一個方式。
近日,網上一輯相片引起了關注,同時也讓人有所反思。相片是葵涌邨的一個垃圾房的境況,在一個個排列有序的垃圾桶後面,有一面掛滿帶框畫作的牆,有人像、也有風景,大小時鐘穿插其中,形成了一幀不一樣的定格。但好景不常,照片在網上熱傳過後,垃圾房迅速變回原樣。不少人看見後,表示可惜,看見有不少消息指是房署下令清拆時,輿論更是一面倒。有人將垃圾房與畫廊、美術館比較;也有人質疑,藝術品是否一定要置於博物館、美術館或特定的藝術場合內?回看藝術史,每次藝術運動都將推翻或昇華過往的藝術信仰,因此,也得以讓藝術有了進程。在此,並不想討論藝術品是否一定要置於某種特定場地,甚或甚麼才稱得上藝術品,但可以看到的是社會的一種包容性。
就著事件,有不少媒體、文化人、藝術家都站出來說話,編者尤其喜歡香港藝術家程展緯所提及的「歸屬感」與「對美的追求」。他說:「清潔工友對工作空間的歸屬感,他們積極參與塑造自己的工作空間,是一個對崗位投入的表現。」前者是一種十分貼身且相信每個人都有所共鳴的經驗,回看自己的辦公桌、家中一隅,哪裏不是擺放著讓你熟悉且喜歡的物件,而這些物件所帶來的歸屬感(belongings)其實就是一種連接/關係(bonding),當你看見時,甚至會產生一種滿心歡愉的感覺,從而延伸至程展緯所提及的後者——對「美」追求的慾望:
「一處被人認為污糟不潔,遮鼻厭惡的垃圾房,清潔工原來不單是無感的工具,在他們自主的時空中,他們也有惜物的意識,也有在厭惡工作環境中提出美的要求,這就是『美』不單是食飽飯才說,基層或窮人也有對『美』追求的慾望,塑造有色彩的生活是每個人追求的權利。」
當人類開始追求美、欣賞美時,美學就此誕生。不管是蔣勳口中的那句「生活美學,是從過程中去享受生命、去愛生活。」,還是陳丹青所說的「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工友將畫掛起,為工作空間點綴一番,相信也沒有過多的去想甚麼美學不美學、藝術為生活帶來了甚麼高度與深度,然而這種自發性的舉動,不正正說明了人類對於自身、身邊事物、空間、以及生活的探索,更純粹的呈現了追求美是人類的天性。
《說說心理話》心理急救II:幾個徵兆辨認身邊人需要心理支援!點樣對情緒進行急救、自我照顧?專家分享穩定情緒小練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