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痕癢難耐】風癩致敏原太多避無可避?過敏測試、口服藥可助紓緩

【痕癢難耐】風癩致敏原太多避無可避?過敏測試、口服藥可助紓緩

陳湧
健康「膚」識

  現為家庭主婦的林太,為了迎接家庭中即將誔生的新成員,安排了一家人搬到另一個住宅區,並大量購入很多新傢俱及日常用品作日後使用。歡喜之際,林太每天卻添了一個新的煩惱,就是風癩。自從搬家及使用新傢俱之後,林太每天晚上都感到百般痕癢,起初於手臂及腿部長出一塊塊不同大小又浮腫的紅疹。由於痕癢無比,林太也忍不住抓了幾下,怎料越抓越厲害,紅疹還擴大了。這些風癩影響了她每晚的睡眠質素。雖然翌日早上風癩已經退掉,但往往於晚上又會復發,還會出現於不同的身體部位例如肚、頸、背部等等,十分懊惱。因此,林太決定盡快求醫,希望得到適當的治療方法。

 

  風癩,學名為蕁麻疹,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痕癢性皮膚病,據估計每5個人就有一個曾經有過風癩病徵。典型的風癩大多數會突然出現一塊塊浮腫的紅疹,並會出現在身體任何部位的皮膚上。雖然全身可以有不同位置連續發作,但特定某一塊紅疹會在一天內自行消退,而且不會留印。一些較嚴重的個案除了痕癢難當之外,更可導致呼吸困難或血壓急劇下降,需要緊急處理。因此風癩雖然常見,但亦不可掉以輕心。

 

 

  究竟這些一塊塊浮腫的紅疹是甚麼?其實風癩是一種暫時性的皮下水腫,紅疹形狀大小不一,部分患者水腫位置會影響眼、口和氣管等皮下組織而令呼吸困難。

 

  有不少因素可引致風癩發作,每位病人也不盡相同。部分患者可以由食物過敏(如海鮮、牛奶等)、藥物、花粉、塵蟎、細菌、病毒感染、壓力大、蚊叮蟲咬等引起,甚至是看似不可能致敏的陽光和水亦可以誘發風癩。病發成因因人而異,未必每一位患者也需要戒口以作預防。

 

  除了病因不同,按病情一般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風癩的病發時間少於6星期,每次通常維持數小時便會自行消退,亦可以由病菌感染,或對某種東西過敏而出現。至於慢性風癩,病發時間則超過6星期,有些甚至可持續數年。部分慢性個案有機會與自身免疫問題有關,或與物理因素有關,如溫度濕度和磨擦等,有需要時,建議作自身免疫系統檢查。

 

  治療風癩最有效方法是識別和避免病發的誘因,但這往往是一件艱巨的任務,因為環境中有太多致敏原,不是每一位風癩病人也能避免。因此醫生會跟病人詳細討論,加上細心分析病歷和檢查皮膚,有需要時,醫生可能會建議病人做一些過敏測試來進一步分析,幫助識別誘發因素。

 

  除了尋找誘發病因,醫生亦可以使用藥物來減輕病情。口服抗組織胺是常用的治療藥物,可抑制組織胺,紓緩痕癢,預防新的紅疹出現。新一代的抗組織胺的藥效則較長,通常服用一次藥效已可維持一整天,亦較少睡意。副作用輕微,如果個案嚴重可以增加劑劑量或再加上其他治療。

 

  到目前為止,最新的治療方法是抗免疫球蛋白E(IgE)抗體的生物製劑注射治療,針對抑制相關敏感反應的白血球。現時用於治療對其他藥效欠佳的慢性風癩個案。一般每四星期皮下注射一次,醫學研究顯示治療風癩有著不錯的效果,發作的次數減少及副作用少,有需要人士可以詢問醫生了解詳情。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