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清熱有法】額頭生暗瘡心火盛?下巴是腸胃不佳?暗瘡三大症型,你屬邊類?

【清熱有法】額頭生暗瘡心火盛?下巴是腸胃不佳?暗瘡三大症型,你屬邊類?

中醫話

  常言道:「你的樣子如何,你的日子也必如何」!青春過期,年過三十,卻依舊經常長暗瘡,西醫說是壓力引致,但每個人都有壓力,為甚麼只有你還痘疤滿面?睇中醫不是說「寒底」,就是「熱氣」。到底中醫學如何正確處理及治療成人痤瘡(暗瘡)的問題?今次請來中醫皮膚專家温愛詩博士為大家解構一下!

 

  對於長暗瘡,温博士先呼籲大家勿亂飲涼茶!很多人誤解生暗瘡一定是「熱底」,所以經常喝涼茶下火。其實所謂「熱氣」只是一個統稱,當中也有虛、實之分,起因於臟腑功能失衡,陰陽不調、血氣運行不暢,某一方面過盛、過弱亦有可能造成上火,身體虛弱及強壯的人皆可出現熱象。若亂喝涼茶,可能愈飲愈虧!

 

「左肝右肺額心頷腸胃」

 

  温博士表示,暗瘡屬中醫學「肺風粉刺」的範疇,主要發生於臉部,其次發生於胸、背及四肢,成因複雜。病發初期會於面上出現細小的丘疹和膿瘡;嚴重者則會伴有結節、囊腫、疤痕、色素沉著等。暗瘡雖多發於面部,但其病位與肺、心、肝、脾胃等臟腑均有密切關係,一般以「左肝右肺額心頷腸胃」為區分︰

 

暗瘡多數出於左邊臉頰,代表肝功能不順暢;

出在右邊臉頰,則代表肺功能失常;

出在額頭是心火盛;

下巴則代表腸胃不佳

 

  當中主要是由於腎陰不足,相火過旺;或因複感外邪,風熱鬱肺,則發痤瘡;或因心火上炎頭面,亦可發痤瘡;若過食肥甘,損傷脾胃,痰濕內生,濕鬱化熱,或痰瘀凝滯;或情志失調,肝鬱氣滯,氣鬱化火上犯顏面,皆可引起痤瘡。

 

  以下是常見症型︰

 

1.陰虛內熱型

  症見:暗瘡以紅色或皮色粉刺丘疹為主,伴有小膿疤、小結節。伴口乾、心煩、失眠多夢、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紅、少苔或薄黃苔,脈數或細數。

 

2.瘀熱痰結型

  症見:丘疹以紅色或暗紅色結節、囊腫、疤痕為主,伴有小膿瘡、粉刺、色素沉澱。伴見舌紅或暗紅有瘀點,苔薄黃,脈弦滑或細弦。

 

3.沖任不調型

 症見:暗瘡以月經前加重,經後減輕。伴見月經不調,經前心煩易怒、乳房脹痛不適,舌紅、苔薄黃、脈弦細數。

 

  温博士建議患者在護理暗瘡時,要注意不要用手自行按壓和刺激患處,以免引起繼發性感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煙、酒、辛辣煎炸食物,保持正常作息及大小便暢通;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亦有助於治療,亦可以適當食療輔助,加快療效。

 

食療推介:

 

1. 三花雙葉茶

材料:金銀花5克、杭菊花5克、玫瑰花5克、枇杷葉5克、桑葉3克

製法:將所有材料稍用清水沖洗,全部放入杯內,加入適量滾水浸泡15至2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疏肝理氣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2. 百合綠豆湯

材料:百合10克、南杏、北杏、炒扁豆各10克、生薏米15克、綠豆30克、陳皮1/3 個、冰糖適量

製法:將所有材料洗淨,放入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中或慢火煲約1小時,加入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袪濕排膿、清熱消痘

 

3. 蒲公英丹參飲

材料:蒲公英10克、丹參10克、生地10克、甘草3克

製法:將所有材料洗淨,放入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中或慢火煮煮30分鐘即可

功效:涼血解毒、活血退印

 

註︰因個人體質情況有異,服用以上食療前先咨詢中醫師

 

溫愛詩博士為香港註冊中醫,中醫嶺南皮膚病流派傳人。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及中醫(針灸)碩士,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皮膚科)。溫博士崇尚『藥食互補』、『寓養於食』,帶領極緻品味美食養生新潮流。(圖片由作者提供)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