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秋冬進補 | 「虛不受補」有甚麼表現?中醫:進補前先「補底」!不同體質應揀甚麼補品?

秋冬進補 | 「虛不受補」有甚麼表現?中醫:進補前先「補底」!不同體質應揀甚麼補品?

中醫話

  常言道:冬天最宜進補。秋冬季天氣開始轉冷,人體禦寒需消耗能量,平素體虛者易因不耐風寒而百病叢生,藉此時進行調理滋補,的確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然而,是否人人都適合進補?經常聽說進補前先要「補底」,到底個「底」是指甚麼?今期請來註冊中醫師張立彤教教大家,如何補得合時又適宜!

 

黨參、紅棗、冬蟲夏草

 

為何要在冬日進補?

 

  張醫師表示,因為冬季氣候嚴寒,自然界處於收藏蟄伏的狀態。人體也同樣順應著自然界的變化,進入冬藏季節。正如《黃帝內經》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又說「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意即冬季正是養精蓄銳的大好時期,同時體現中醫「治未病」的哲學思想。這時人體皮膚肌腠比較緻密,排汗減少,攝入的營養物質也容易收藏起來,況且在冬季裡,人的食欲食量也比較旺盛,所以這時進補尤為相宜,更好為來年健康打下基礎。

 

補底先補脾胃

 

  據張醫師所講,冬季進補前要先顧脾胃!經夏暑、秋燥的消耗,初冬之時,容易出現陰份不足,特別是素有胃火或胃陰不足者,或脾胃虛寒者都要注意。由於脾胃消化功能較弱,一旦進食溫熱補品,可直接導致宿疾復發,繼而有可能出現消化不良,胃氣反酸或腹痛腹脹,亦正正是「虛不受補」的表現!所以,冬季進補前先養胃極其重要,宜先用益胃湯之類調理,並在進補之時減少溫熱之品,酌量增加益胃養陰之物。不妨先補食一些藥食兼優之調補脾胃佳品,如山藥、紅棗、蓮藕、芡實、薏仁、板栗、蓮子、茯苓、小米、山楂、白蘿蔔等。

 

冬季進補前不妨先補食一些藥食兼優的調補脾胃佳品。

 

進補應因人而異

 

  中醫學認為「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意即「補」一般是針對「虛」與「不足」來說。藥補品的種類繁多,各種補藥的藥性不盡相同,且人體的虛證又有氣虛、血虛、陽虛、陰虛之別,故冬令進補應因人而異。如陰虛體質者若誤用補陽之品,則更傷其陰。民間常用的食補也要選擇食品與藥品性質相近、配伍相宜,方為善法。

 

進補食物,大致可分以下四種體質來選擇:

 

  1. 氣虛:指機體活動功能不足,特別是脾、肺二臟的功能不足。主要表現為精神萎靡,疲乏無力,面色蒼白,氣短喘息,聲音低微,胃納不振,時有腹脹等。進補時宜選用具有補氣養血的功能:如人參、北蓍、黨參、白朮、牛肉、鴿肉、鯽魚、黃鱔、紅棗、雞蛋、蓮子、木耳、海參、花生等。

 

  2. 血虛:主要表現是面色無華,唇、甲淡白,頭暈目眩,心悸怔忡,形體瘦弱。有的手足麻木,關節屈伸不便,或兩目乾澀,視物不清等。進補時宜選用具有補血、養血功能的食物:如當歸、白芍、阿膠、熟地、枸杞子、桑椹子、豬肉、羊肉、牛肉、海參、龍眼肉、花生、豬肝、豬心、胡蘿蔔、菠菜、葡萄乾、豆製品等。

 

下一頁:繼續睇不同體質進補法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