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低血壓可大可小?中醫:長期低血壓屬「虛勞」!兩款湯水補氣養血、養心健脾

低血壓可大可小?中醫:長期低血壓屬「虛勞」!兩款湯水補氣養血、養心健脾

中醫話

  踏入11月份,雖然氣溫降幅不比恒指,但感覺明顯涼快許多。氣溫下降的同時,血管收縮會造成血壓升高;故天氣轉變時,高血壓患者都要特別小心,甚至需要覆診轉藥或加藥。大家都知道血壓過高會殃及心臟和大腦,但與之相對的「低血壓」卻往往為人所忽略。今期請來註冊中醫師張立彤同大家一齊監測住血壓波幅,與各位平安共渡風起雲變之時。

 

長期低血壓的危害

 

  張醫師表示,慢性低血壓又名原發性低血壓,可分體質性、體位性、繼發性三種。一般而言,長期收縮壓 ≤ 90mmHg,舒張壓 ≤ 60mmHg,老年人則低於100/70毫米汞柱,判斷爲低血壓。研究表明,低血壓患者發生心肌梗死的機會比高血壓患者還要高。長時間低血壓會使機體功能下降,影響組織細胞氧氣和營養供應及代謝廢物的排泄,危害各個臟器,使記憶力、聽力、視力減退,甚至精神疲憊和抑鬱。血壓低危及血流緩慢、血凝成分增多,易合併腦及內臟器官血栓形成。因此,長期血壓偏低者應積極尋找對策,防患於未然。

 

兼症:

 

● 頭暈、頭痛

● 疲勞

● 臉色蒼白

● 消化不良

● 心悸

● 共濟失調

● 甚至昏厥等

 

(iStock圖片)

 

貧血等於血壓低?

 

  血壓低確實會造成頭暈,但是「血壓低」並不等於「貧血」,是兩碼子事。貧血患者不一定就會有低血壓或頭暈的症狀,這得視其「貧血」的嚴重程度與罹患貧血時間的長短而定。

 

  中醫所謂的「血虛」基本等同於現代醫學所謂的「貧血」,「血虛」的概念更為廣闊,凡西醫貧血皆屬血虛,血紅素含量在正常範圍內,卻仍見血虛症狀者,中醫依然判定為「血虛」。患者唇甲淡白、面色無華、頭暈眼花、心悸多夢、手足麻木等。

 

  血壓低患者常覺得頭昏四肢無力,整天都覺得很疲倦,記憶力減退,眼冒金星,頭痛,胸悶心悸。有些患者當他蹲下再站起時,會眼前發黑,臉色蒼白,冒冷汗甚至昏倒,這叫做直立性低血壓。因為突然站立,導致血壓迅速下降,這種情形常發生在老年人和體質虛弱的人士。

 

中醫學認爲低血壓是「虛勞」

 

  中醫學認為,低血壓主要屬於「虛勞」、「眩暈」等範疇。低血壓的發生多與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勞倦傷正、失血耗氣等有關。臨床上,可分爲氣陰兩虛、腎陽虧虛、心脾虧虛、肝腎不足等證型,多見於脾胃虛弱者、精力耗損的用腦人士或體質虛弱的女性及中老年人。因此本病的治療方法以補氣養血、養心健脾為主。

 

  低血壓的人士日常可以多食具有益精養血、益腎固精、健脾益氣的食物,如山藥、桂圓、荔枝、枸杞子、栗子、核桃、紅棗、豬肉、羊肉等;同時還應多吃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豐富的水果蔬菜,以及黃豆、紅豆、黑豆等豆類製品,使各種營養攝入充分。避免進食過量有降壓作用的食物,如芹菜、山楂、苦瓜、綠豆、海帶等。

 

  日常護理方面,早上起床時應緩慢改變體位,防止體位性低血壓;洗澡水溫不宜過熱過冷;不宜在悶熱潮濕、缺氧的環境中逗留過久;並堅持每日早晩監測血壓。

 

食療推介:

 

健脾養心牛腱湯

 

 

材料:黃芪5錢、黨參5錢、全當歸3錢、茯神5錢、遠志3錢、白朮2錢、牛腱半斤、紅棗(去核)5粒、生薑3片

 

 

製法:牛腱洗淨切件汆水。其他材料浸洗乾淨,與牛腱共入煲,加水10碗,以大火煲滾後,轉慢火煲一至兩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養心,益氣養血。適合神疲氣短,肢體倦怠,動則頭暈目眩,心悸自汗,胃口不佳者。

 

人參補氣湯

 

材料:石柱參4錢、川芎3錢、蓮子5錢、元肉5錢、淮山5錢、紅棗(去核)3粒、北芪4錢,瘦肉半斤

 

製法:先將瘦肉洗淨切件汆水。材料浸洗乾淨,共入煲,加水8碗,以大火煲滾後,轉慢火煲約一小時左右至蓮子熟爛,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行氣活血。適合頭暈喜臥,氣短自汗,四肢倦怠不溫,胃口不佳者。

 

註冊中醫師張立彤簡介

香港註冊中醫師張立彤,為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士。平素強調臨床診治時,藥療、針灸、推拿、導引與食療並舉,令患者開心接受而有效之療法。個人推崇藥王孫思邈對治未病的思維,重視前人的寶貴經驗,但尊古而不泥古。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