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內地爆呼吸道合胞病毒!傳染力比流感高2.5倍!2歲或以下最易中招?嚴重可致窒息

內地爆呼吸道合胞病毒!傳染力比流感高2.5倍!2歲或以下最易中招?嚴重可致窒息

健康解「迷」

  繼支原體之後,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成為內地網民熱門搜尋字眼。合胞病毒主要感染5歲或以下嬰幼兒,感染後病徵較支原體輕微但亦更難發現,如惡化成重症有機會導致氣喘、窒息甚至呼吸衰竭。由於合胞病毒更易引起2歲或以下幼兒患者重症,故亦被稱為「冬季嬰兒殺手」。

 

  先有新冠肺炎,至到甲型乙型流感流行,其後再有支原體肺炎肆虐。除此以外,合胞病毒流行又再引起內地人對新興流行疾病關注。綜合內媒報道,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學首席專家王全意指出從呼吸道病原學監測結果所見,目前呼吸道感染報告中首3位分別為流感、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生李侗曾指出,合胞病毒是常見病毒一種,一般通過飛沫及密切接觸傳播,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然而由於冬季氣溫及濕度較低適宜病毒存活,同時人體呼吸道抵抗能力下降,故感染個案亦較多。

 

主要感染5歲以下嬰幼兒 2歲以下易現重症

 

  李侗曾續指,肺炎支原體多發生於5歲以上兒童,合胞病毒的主要感染群體則為5歲以下,尤其是2歲或以下的嬰幼兒,故亦被稱作「冬季嬰兒殺手」;成年人在免疫力降低甚至出現缺陷時亦可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

 

  合胞病毒感染後症狀一般與流感相似但程度較低,感染初期較難發現。他續指合胞病毒感染大多以輕症為主,一般1個星期左右就能痊癒,但1歲以下嬰幼兒感染後可能引發重症,病徵包括氣喘、窒息或呼吸衰竭。

 

合胞病毒知識科普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甚麼?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早於1956年發現,因其在細胞培養過程中導致相鄰細胞融合,細胞變形成類似「合胞體」的結構,被形象稱為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屬於肺炎病毒科正肺病毒類,為非節段性單股負鏈RNA病毒,能導致所有年齡段人群的呼吸道感染,是引起5歲以下兒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源,也是造成嬰幼兒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尤其對早產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或原發免疫缺陷的嬰幼兒造成的疾病更重。

 

如何傳播?

  有症狀的感染者各無症狀的隱性感染者都可傳播病毒,主要通過鼻咽黏膜或眼黏膜接觸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傳播,但飛沬和氣溶膠也可引起傳播,如何距離接觸患者咳嗽或打噴嚏等。

  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主要為兒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有甚麼症狀?

  RSV感染可表現為症狀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或中耳炎,也可表現為嚴重的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與患兒的年齡、基礎疾病、環境暴露因素及既往的呼吸道感染史有關。且RSV感染不能產生永久性免疫,不能保護兒童免於再次感染。

 

該如何預防?

  目前國內尚無可用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也無特效治療藥物,因此,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也是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

  如做好家庭環境衞生清潔,定期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流行高峰,盡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風不良的區域,必須前往時載口罩;避免與有感冒症狀的人親密接觸,比如親吻、握手,不要和別人共用杯子和餐具等。

資料來源:陝西疾控

 

  他指1歲以下嬰幼兒排痰能力較差,出現相關症狀後應密切觀察其體溫、精神狀態及呼吸頻率,如發高燒持續3天以上,又或者出現皮膚發紫、呼吸急促等情況就要即時求醫。

 

傳染力強暫無特效藥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呼吸專科主任醫生高薇薇指出,合胞病毒的傳染力約為流感的2.5倍;李侗曾指出,合胞病毒感染並沒有特效藥,重症患者或需利用呼吸機或以吸痰管排痰,出現感染者則可能要進行肺部灌洗(即「洗肺」)。報道又指今年5月全球上市2款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但僅適用於老人,提醒嬰幼兒必須做好預防措施。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