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長期熬夜

長期熬夜

石鏡泉、吳國雄
健康快車

  「熬夜」對現代人來説,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相信大部分人都熬過夜,但就陌生到或許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究竟算不算熬夜。其實熬夜的衡量指標,並不是看你睡得多晚,而是看你睡得夠不夠、睡得好不好。

 

  2020年一項對睡眠質量與影響因素研究指出,發現大約89%的人都有熬夜的習慣,同時受到睡眠困擾的,更直接影響了白天的精神狀態。另外,通過網上訪問統計,發現僅 4% 受訪年輕⼈不熬夜。

 

大腦神經

 

  當人陷入沉睡,大腦會對身體進入清理模式;睡著時神經元縮小,組織間隙增加60%,細胞之間存在更大的空間,讓腦脊髓液和間質液的流動,使更容易達到清除代謝物的效果。有毒的澱粉樣蛋白,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腦中澱粉樣的主要成分。如果長時間睡覺欠佳,澱粉樣蛋白就會在大腦內堆積,嚴重的更會導致腦退化。睡眠不深,大腦中的海馬體,會不斷重播白天做過的事情,導致大腦疲勞令記憶力下降。

 

  這些大腦中的變化,一般人不容易察覺,卻會感覺到一個很明顯的表現 「變笨了」。當一個人睡眠不足時,認知能力也隨之下降,對事情也更容易變得「遲鈍」。

 

變禿變胖

 

  台灣的一項研究顯示:除了腦力上的退化,睡眠不好的人更容易出現斑禿脫髮。當你晚睡時,很多人會吃更多的東西,引發代謝方式和內分泌改變,久而久之,你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地無故變胖了。

 

心臟功能

 

  研究發現,睡眠不足的人,患上高血壓、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中風的風險更高,也更容易發生急性心肌梗塞致死。長期熬夜的人,有時候會偶爾感覺到,心臟仿佛停了一拍般。

 

免疫功能失調

 

  因睡眠不足導致免疫功能失調,與充足睡眠的人相比,患上慢性病的機率也相應增加:中風1.2%,抑鬱症8.3%,哮喘4.7%,慢性阻塞性肺病3.9%,心臟病1.4%,糖尿病2.5%,慢性腎病1.1%,關節炎8.3%。

 

引發病變

 

  長期熬夜,人體時刻都處於長期的慢性疲勞狀態中,先是渾身乏力,接著失眠、頭疼、口腔潰瘍。若疲勞狀態持續,很可能還會引起體内各個器官病變。一般身體疲勞,可分為四種狀態:

 

  1、輕度疲勞,總想打哈欠、伸懶腰,說明已處在輕度疲勞狀態。

 

  2、深度疲勞,心情抑鬱、沒胃口、便秘、睡覺磨牙。

 

  3、重要臟器內部變異,肩、背、腰等部位持續性疼痛,也可能長期出現頭昏、失眠、口腔潰瘍、胃部疾病、便秘等。

 

  4、誘發癌變,研究指出,如身體因長時間過度疲勞,並時常出現上面所述的症狀,便須留意:女性較易患乳腺纖維瘤、子宮肌瘤等;男性則更易患上肝囊腫、甲狀腺瘤等,嚴重的更增加了致癌的機率。

 

"本文部分圖片/影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來源或版權問題,請聯絡本網。

本文所述各方劑旨在討論用,讀者不宜罔自配服,務必請教註冊中醫師。"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