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2018
【一甲子的奮鬥!】戲曲文化衰退?粵劇帽飾老行尊不甘言休
設計實用「文武髻」
源哥轉行製作帽飾和戲服後,不但得到著名衣箱王安、盔頭師傳包祖良的關顧及指導,更獲新馬師曾、梁醒波、陳錦棠、林家聲、任姐、紅線女、鄧碧雲等老倌賞識,邀請他為其製作戲服和帽飾。「印象最深刻的其中一次是,為任姐一口氣造了十件太子冠!雖然款式一樣,但件件用上不同材料製作,而且顏色不一。」源哥笑說,很多老倌都愛添置多些服裝帽飾在家備用,卻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畢竟這需要很大的空間來放置。
所以他後來創作出實用性很高的「文武髻」,只要將配件一加一減,重新裝合,就可以打破一個帽飾只能配合一個角色使用的限制。「我做帽飾製作的頭二十年,都是依照傳統的規格去做,直至自己出來『闖蕩』,開始造一些更多元、更多用途的帽飾時,才獲得了一份不一樣的滿足感!」
文武髻為粵劇獨有,由兩件髮髻組件靈活裝合而成,結合了適用於文場的花髻及武場的髻額。由源哥於七十年代創作。
平天冠,又稱「衝天冠」、「平頂冠」或「日月冠」,適用於皇帝及神仙。
鳳冠,是中國古代皇室婦女的禮冠,用於出席重場合以示尊重。
問到他最滿意的作品時,源哥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我入行為搵食,甚麼都滿意,甚麼都喜歡!」說畢,他又補上一句:「我造出來的作品一定要很實淨,絕不會俹簁交貨。」造工如此嚴謹執著,是因為源哥能感同身受,深明做演員的人不一定富有,甚至乎過著很艱苦的生活。「如果我造出來的帽飾不耐用,良心會很過意不去。」
退休?退不得!
2009年,粵劇被列為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持續推動粵劇的承傳和發展有一定幫助。但源哥慨歎,「始終粵劇粵曲不同於流行曲,不是一首曲、幾句歌詞,翻唱又翻唱。這就不難明白,為何愈來愈少年輕觀眾會欣賞粵劇粵曲,更遑論願意投身粵劇帽飾製作。」
源哥認為,做演員必須聲色藝全。其中「色」是扮相,而帽飾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身為碩果僅存的手造粵劇戲服及帽飾師傅,源哥不諱言指,他是有想過退休的。「始終年紀不小了,是需要停一停。」偏偏內心興趣驅使,加上他和圈內人的交情頗深,結果當有人拜託他幫忙時,源哥便會毫不猶豫出手相助。「做人要飲水思源。我當初入行造帽也很艱難,想找生意也找不到,難得他們現在還繼續幫襯我,不是太辛苦就繼續做好了。」
他又忽然說,「其實多人做的話,我不做也沒有關係。只是就算再多人做,現時也沒有人的手工能夠及得上我。所以話退話退,還是退不得。」
金冠銀冕華麗緣─陳國源60載帽飾藝術
日期:即日至3月4日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10時
地點:銅鑼灣時代廣場地面露天廣場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